7月2日至4日,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即将在济南召开。
躬逢盛事,山东文艺界备受鼓舞,倍感期待。
省九次文代会以来,山东省文联团结引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努力推出具有山东特色、充满时代气息的精品力作,戏剧、音乐、曲艺、舞蹈、杂技、美术、书法、摄影、电影、电视、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各个艺术门类百花竞艳,入围全国性展演、荣获国家级奖项的作品共计4700余件,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达到8238人,全省文艺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民族歌剧《沂蒙山》、京剧《燕翼堂》、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复兴的力量》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舞蹈《移山》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杂技节目《岁月》《弈》荣获中国杂技“金菊奖”,美术作品《使命》《铸梦》《芳华》《吉祥祖国》《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荣获“中国美术奖”,摄影组照《我是姐姐·我是妹妹》《永不消融的冰川》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推荐作品,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电影《回西藏》《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剪纸《黄河情》、核雕《那个年代》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宫明亮、张新英、逄春阶、王谦、范玉刚、邢祥虎、牛光夏的文艺评论作品先后在“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中获奖。王玉梅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称号,王丽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李鳌、袁野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蒋乐志、陈靖分别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银奖、铜奖,曾毅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在全国艺坛展现了齐鲁风格、山东气派。
筑牢思想之基,为全省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省文艺界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品格更加坚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广泛采取教育培训、主题宣讲、采风创作、展演展示、慰问演出等多种形式,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加自觉主动地学思想、悟规律、明方向。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主渠道,积极承办中国文联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的培训研修,创办山东文艺四季讲堂,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以中青年文艺骨干、新文艺群体、基层和创作一线文艺工作者为重点,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0余期,培训会员1.6万人次。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牢牢抓在手上,充分发挥山东艺术网、《山东艺术》杂志、山东省文联微信公众号、山东艺术客户端等所属媒体阵地作用,网、刊、微、端协同发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山东文艺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心怀“国之大者”,生动展示新时代文联工作新担当新作为。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精心组织重大主题文艺活动,努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聚焦重大时间节点,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策划举办“勇立潮头 走在前列”大型群众合唱诗画系列演出活动、(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祖国颂”第十二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杂技魔术大赛、美术书法摄影剪纸作品展等,更好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聚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艺术分论坛,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全国书法篆刻名家精品展、原创交响合唱组歌《中国精神》音乐会,创作交响乐《尼山·雅乐》、交响声乐套曲《大运河》、舞剧《挑山》等优秀文艺作品,积极探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的有效途径。聚焦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组织开展“决胜2020”齐鲁故事会优秀小品曲艺节目展演、“小康协奏曲”公益歌曲征集展播活动,举办“决胜齐鲁”美术作品展、“脱贫攻坚看山东”摄影展等,深情讴歌齐鲁儿女在这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的奋进步伐、感人图景。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精心组织“黄河大集”系列文艺活动,举办第五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沿黄九省区新时代民歌展演、“黄河颂”黄河流域优秀曲艺节目展演、黄河主题美术创作大展、“大道同行”山东河南中青年书法作品联展、“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摄影大展,创作推出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舞蹈诗《大河奔流》等作品,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健全完善出人才出精品的激励机制。坚持以冲击各类国家级文艺大奖为突破口,组织引导文艺家深入生活、潜心创作,不断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承办国家级赛事展演。承办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和艺术设计作品展,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承办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篆书篆刻刻字展、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展作品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三。承办第十三、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全国山东快书优秀节目展演、“胡集书会”全国美丽乡村优秀曲艺作品展演、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等,促进文艺家在思想上求深求进、在制作上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艺术品质。注重发挥评奖评论导向作用。成功举办三届“泰山文艺奖”评选,改革完善评选规程,严把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评出获奖作品369件、艺术突出贡献奖10人,权威性、公信力不断提升。做好签约艺术评论家的签约和管理工作,推动文艺评论与创作双轮驱动、相互支撑。健全完善激励扶持机制。落实“齐鲁文艺高峰”计划,制定文艺创作扶持办法,建立艺术实践基地,激发文艺工作者参与创作的热情。制定《2021-2025省文联文艺人才中长期培养规划》,实施“推老带新”工程,为李苦禅、王雪涛、岳祥书、于希宁、魏启后等老艺术家举办展览,搭建起“学术100”“海岱俊峰”“青未了”等中青年文艺人才培育展示平台,建立人才辈出、交相辉映的良好机制。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高品质文艺志愿服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持把文艺志愿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参与社会实践、服务人民群众、奉献艺术才华的有效载体,全省4299支队伍、20.9万文艺志愿者,广泛开展文艺支教、慰问演出、文艺培训、展览交流等惠民活动5万余场次,把高品质文艺作品送到群众身边。圆满完成中国文联赋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试点任务。创立“群众点单、文联派单、文艺家接单、受众评单”的“四单”服务机制,构建“文艺志愿、文艺采风、文艺创作、文艺展演、人才培养”的服务体系,在乡村社区打造“永不落幕的文艺大舞台”。中国文联推广的13个项目模式中,我省有8个项目入选。持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扎实推进“强基工程”,统筹开展“到人民中去”“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圆梦工程”等活动,创新举办山东新年文艺晚会、齐鲁民俗网络春晚,培育特色品牌324个,形成了上下联动、覆盖面广、群众参与性强的文艺惠民服务矩阵。山东省文艺志愿服务队和“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服务项目、省书协“百县千村”书法惠民项目、济南市莱芜区“百姓春晚”项目、临沂市罗庄区傅庄街道幸福小镇社区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与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地开展采风创作、展览展演等活动,帮助当地培养文艺骨干,有力促进了山东与受援地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
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温馨和谐的“文艺工作者之家”。认真落实《山东省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大胆探索,有效实践,优化职能设置、改革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如期完成深化改革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11个文艺家协会换届和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工作,提高了基层和创作一线人员、新文艺群体在大会代表、理事会、主席团中的比例。实现县级文联组织全覆盖,推动文联组织向基层延伸,全省建立乡镇(街道)文联756个、村(社区)文联1883个,文艺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加快推进文艺资源信息化建设,成立网络新媒体中心,开发完成文艺家协会会员库,加强会员联络服务管理,形成全省文联系统“一张网”工作格局。加强“文艺两新”团结引领,省级文艺家协会全部成立专门工作委员会,进一步打通“文艺两新”成长发展通道。加强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举办崇德尚艺主题宣讲活动,制定文艺界自律惩戒管理办法,开展违法失德会员集中排查,倡树文艺界新风正气。加强维权服务,开展“文小联说维权”普法宣传和文艺维权培训,成立权益保障工作委员会,维护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思想之光照亮前路,伟大征程使命在肩。未来五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继往开来、跨越提升的五年,是文联组织乘势而上、创新发展和文艺工作者大有作为、锐意进取的五年。山东省文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切实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起来,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推动全省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