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李树峰:把握AI时代纪实摄影的方位与使命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李树峰 责编:张双双 2024-01-19

 把握AI时代纪实摄影的方位与使命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李树峰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也为纪实摄影指明了方位与着力点。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摄影遭遇新冲击的今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深悟透其中的精髓要义,进一步发挥纪实摄影独特性,找准着力点,扎扎实实地登高原、攀高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贡献,是广大纪实摄影工作者在新时代的新课题和新使命。

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

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要论述,都是需要深入领会的新命题。摄影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用长时段的历史学方法,才能看得清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方位,看到历史长河中结构性、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增强全球意识和主体意识。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是纪实摄影的门径。题目越具体、方位越清晰,拍摄就能越深入、越透彻。反之,会像老虎吃天一样,不知如何下口。在深入扎实的观察基础上,摄影用“提炼”“萃取”的创作方法,从现实中选取题材,现实——照片——影像——作品是不断提炼的升级过程,最后,伟大征程中各行各业、全天候全方位的影像,形成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影像史诗,呈现给历史,奉献给时代,留存给后人。

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 百年来的摄影实践告诉我们,人民才是我们观看、纪录、表现的主体对象。看不到历史长河中的细节,看不到社会主体和主流的现实奋斗,就会漠视广大人民的伟大实践。 

20世纪摄影史上,有三张照片传播量非常之大:埃德加·斯诺拍摄的延安窑洞前毛泽东的照片,周军和张峻拍摄的雷锋的照片,印刻在几代中国人的脑海里;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的照片,在希望工程实施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三张照片仍然能带给我们很多关于什么是经典、如何才会成为经典的思考。

当前纪实摄影的着力点,是利用摄影的客观性、瞬间性、机遇性和选择性的特长,聚焦各民族、各行业、各地域、各年龄段中国人的形象,用刻光的方式锚定“时间的遗址”,用柳叶刀一般的精确性打开生活之锚的细节,为历史留真。

“科技+艺术”助力影像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 

如今影像已经成为语言、文字之外的第三种语言,介入到人类认知过程、记录过程和表达过程中。于是,出现三重世界:现实世界、文字话语中的世界和影像世界。三个世界平行又互相纠缠,它们的关系有离有合。在这样的时代,运用影像,特别是纪实影像,会更加繁难。 

我们还要思考:AI逐步扩展的时代,人所能而机器不能的文艺的内容是什么?是情感吗?若机器人运用语言编制的假情感会比人与人的真情感更真,真情感哪里安放? 

我们要时刻牢记,技术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摄影艺术的创新,还要在挖掘物性与提高艺术性之间撑开更大的空间,提升到更有内涵的境界。

就日常创作而言,不断提高自身阅读生活的能力,是摄影创作的关键,只有这个能力提高了,观看方式才有突破,摄影的内容质量才能真正获得提升,才不至于把摄影艺术创作变成炫技和依赖器材的附属品,才能守住质量——这艺术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