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协要闻

中国摄协纪实摄影委员会召开"霞浦会议" | 呼应时代之需 映照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摄影报 作者:李晶晶 责编:张双双 2023-03-06

640.jpg

2月22日,以"影像呼应时代之需 纪实映照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国摄影家协会纪实摄影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暨"诗歌海岸 画本霞浦"主题研讨会在福建宁德霞浦召开。

会议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论述。与会专家就积极拓展纪实摄影新视角、新方式、新渠道,探索推动摄影产业发展新路径,为助力展示乡村振兴和霞浦摄影产业的进一步提升,给出了有益思考和有力支撑。本次研讨会是 "山海交响·闽东逐梦——宁德这十年"全国主题摄影展系列活动之一。

会议现场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纪实摄影委员会主任李舸,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副主席、副秘书长、纪实摄影委员会主任居杨,中国摄协纪实摄影委员会委员于全兴、毛建军、卢广、卢现艺、刘宇、李涛、李洁军、肖雁群、谷永威、张风、张兆增、赵青、胡金喜、原瑞伦,宁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其辉,霞浦县委书记郭文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妃,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霞浦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郑德雄,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专委会工作处副处长李文敏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摄协纪实摄影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摄影报社社长赵迎新主持。

李舸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霞浦在推进摄影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进行了相关文旅资源整合。他说 ,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探讨霞浦的叙事体系,梳理工作思路,提炼创作主题,把优质摄影资源、创作队伍带到当地,深度纪实,讲好宁德故事,展现百姓幸福生活。他希望以闽东、霞浦为样本,拿出一批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纪实摄影作品。同时,要进一步以摄影联动文旅、农旅、渔旅发展,探索出一条摄影体验产业的新模式;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用更多样化的纪实表现手法来不断增强文化艺术的精神力量,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居杨在会上全面回顾了中国摄协纪实摄影委员会 5 年来,特别是近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设想:以开展专项活动作为切人点,把深化创作调研作为着力点,把理论评论建设作为支撑点,把高效务实创新作为关键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团结带领广大摄影工作者,加强学术建设、学术引领和专业指导 。她说,举办摄影活动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出作品、出人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深人乡村,用镜头记录好乡村振兴的影像故事,是摄影人的责任与担当。

李彦在致辞中说,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近年来,宁德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历史性地跨人了全国百强城市行列。他希望广大摄影家以独特的视角领略"闽东之光" ,感知中国窗口,找寻创作灵感,在讲好宁德故事、中国故事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他诚邀全国各地的摄影界朋友走进宁德,了解宁德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 记录闽东人的奋斗之志 、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为谱写宁德篇章汇聚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郭文胜介绍了霞浦应海而生的地域特色以及通过摄影打造富民强县的旅游业态 ,并盛情邀请广大摄影家用镜头推动霞浦摄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就如何用纪实影像助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以霞浦为例如何推动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互促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李洁军建议运用抗击疫情和冬奥会摄影小分队的创新形式 , "往深里 走" ,挖掘"以人为本"的纪实题材和故事 ,形成摄影拳头产品。谷永威从山东 纪实摄影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出发 , 认为乡村振兴题材是个长期项目 ,培养摄影人才 、提升纪实摄影水平 、教授讲故事的方法很重要。毛建军说,用镜头记录摄影助推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 ,还有很多题材可以挖掘 ,建议进一步加大主题策划力度 , 驻点拍摄深人记录。赵青认可项目式 、专业化操作 , "新的时代要有新的语言和新的表达方式" ,影像上要不断创新 ,要带有历史眼光 ,关注人和人的情感。张风则提出 ,摄协的组织 、引导 、推广工作很重要 ,要多关注影像意识的培养和引导 , 让拍摄者以乡村视角观察 , 挖掘表象背后 ,讲述百姓故事 ,提升创作空间 。张兆增指出 , 纪实摄影可以带来观念上的改变 ,摄影人要随时更新观念 、转变思维 、提升意识 。肖雁群认为 ,文化产品输出能带来良性循环 , 乡村振兴可以多角度呈现 。摄影人有强烈的愿望参与记录乡村发展变化 , 可以多举办相关摄影培训 , 推动更多人参与记录社会发展。卢广介绍 ,他今年要为浙江36 个县以"共同富裕"为主题举办纪实摄影工作坊 ,从山区县招收15 名中青年摄影师 , 寻找致富带头人拍摄 "新农人" ,  同时探索广告产品摄影师和纪实摄影师的合作形式 , 助力乡村农产品销售。

胡金喜建议中国摄协搭建平台 , 让霞浦的经验走向全国。原瑞伦认为 , 霞浦的风光 、海岸线 、地区经济 、人民 生活、交通和其他产业等 ,应进行再研究再策划 ,从宏观到微观 ,用以小见大的方式 , 做留得住的影像 。卢现艺提出 , 要引导摄影者关注霞浦人的生活 状态 、饮食文化等生活细节。于全兴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把霞浦的优秀作品做成可以"挂在家里的照片" ,通过电商等平台推向市场;二是设立"高校摄 影创作基地" ,促进青年摄影人深人基层 、深人生活 。刘宇认为 ,在城市化进程中 ,文化艺术介人乡村很重要 ,摄影人要参与艺术乡建的实践 , 霞浦摄影需要更丰富的呈现样式。李涛说 ,霞浦摄影是一种自发的实践 , 达成人们对美的趋向体验 。下一步要把体验做得更好 ,从体验拍摄创作到呈现和展览 , 提升文化自信。

郑德雄代表霞浦摄影人发言时介绍 ,霞浦摄影旅游产业的发展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民间力量到政府支持 , 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已 经超越了摄影本身。"摄影能够造福百姓 ,这是文化的力量。"他希望中国摄协 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霞浦摄影发 展 ,提供更加厚实的文化支撑。

与会者一致认为 ,  以纪实摄影之名 ,召开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霞浦会议" ,对摄影人围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深人乡村 ,用影像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 ,塑造可信、可爱 、可敬的中国形象 , 起到了良好而积极的引导作用。

李舸还为当地摄影人举办了  "守正创新 ,  以中国式摄影语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主题讲座。

本次活动由中国摄协纪实摄影委员会主办 ,中国摄影报社、宁德市委宣传部、市文联、霞浦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承办 ,宁德市摄影家协会、霞浦县摄影家协会协办。

来源:中国摄影报

文:李晶晶

图: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