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徐渊明 | 让镜头走进生活的最深处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徐渊明 责编:张双双 2022-11-16

文/徐渊明

先贤王阳明曾说:“心即理也,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可见,我心有万物,万物在我心。摄影亦然,圈内有云:影像从心。你以什么心态看世界,你的镜头就会呈现你心中的世界。心里爱的是自然风光,镜头摄取的就是山川风景;心中装的是人文情怀,镜头聚焦的就是人间百态。所以,无论拍什么,影像其实都是摄者心象的外显与延伸。

既如此,当下我们的镜头该拍些什么呢?翻开摄影术发明的180多年历史,写实主义、绘画主义、主观主义、画意派、抽象派、超现实等,流派纷呈,争奇斗艳,但影响最广泛的还是写实和画意两大类,在中国则是以画意为审美取向的沙龙摄影占大头。在摄影圈弥漫着娱乐化、同质化、庸俗化的氛围中,具有人文关怀、文献价值的人文纪实、社会记录等写实主义的摄影被淹没、被边缘、被遗忘。

微信图片_20221116150903.jpg

徐渊明 摄影

我们到底该把镜头对准什么、用影像表达什么,这是我从事摄影以来,一直在思考、在探求的问题。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拿相机,至今已经30多年了,其间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也饱览了他人海量的作品。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审美的提升,我越来越认同“拍什么”比“怎么拍”重要的观念,越来越觉得以前那些摆拍、跟拍的“大片”,现在几乎都成了“废片”。

为什么布列松、马克·吕布、萨尔加多、解海龙、王文澜、朱宪民等人的人文纪实作品,至今仍深深打动我们?原因就在于镜头下的生活甘苦、影像中的人性善恶,是那么地令人感慨,使人久久不能释怀。可见摄影最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形式;最可贵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因此,当下摄影亟需回归“记录”的本体特征,走出流俗,掉转镜头,走进生活的最深处,在纷繁复杂的人间万象、大千世界中,用影像记录生活的底色、留下时代的印迹,让反映生活、彰显人性、记录时代的人文纪实摄影重回正道、回归主流。

微信图片_20221116150849.jpg

徐渊明 摄影

十多年来,我一直秉持这一创作理念,始终坚持把镜头对准社会、对准生活、对准身边,聚焦普罗众生、聚焦市井百姓,努力从平常的视角摄取生活的质感,用人文的情感捕捉人间的温暖,以生动的影像留下时代的印迹。为此,我的摄影实践心得是,坚持“三化”创作原则。

一是本土化创作。本土即身边,是摄影人最大的优势所在。如同希腊神话里的大力神安泰必须紧紧依靠大地才能力大无穷一样,摄影人的创作也必须紧紧依托自己的本土、自己的岗位和自己的身边。舍近求远,跟风创作,都是复制克隆。只有立足本土,关注身边,才能挖掘出有深度的题材,创作有力度的作品。现在很多摄影人总认为熟悉的地方无风景,必须到县外、省外、国外,甚至是“两极”去,才能激发创作灵感。这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摄影采风是创作观念上的误区,只有新鲜感,没有生命力。王福春、焦波等许许多多的摄影名家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一点:好作品就在身边。

二是专题化创作。但凡有深度的摄影创作,大多是成系列的专题摄影创作。惟其如此,才能在某一类题材上深入挖掘、进行突破,带来有思考、有深度、有内涵、有表现力的佳作。现在摄影界不缺单幅的精彩大片、美片,缺少的是成系列、专题化的深度创作,而这正是摄影影响力不断弱化的原因所在。专题化的深度创作,可以把作者的艺术主张和照片的人文情怀传达到位。

三是个性化创作。个性化,当然是指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不仅仅体现在题材的独特与独有,更体现在手法的独创与独行。无论哪门艺术,都反对复制克隆,更鄙视抄袭剽窃。艺术是特立独行的、个性鲜明的,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只有走个性化创作之路,艺术才能真正与作者合二为一,进入到特立独行的艺术王国。

微信图片_20221116150857.jpg

徐渊明 摄影

与此同时,摄影创作还要注重“诗外功夫”,不断提升摄影之外的素养。摄影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技术终究是附着在作品上的皮毛,而作品的艺术思想、艺术情怀、艺术主张才是摄影创作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想在摄影创作上有所建树、有所创新,还必须在“六度”下功夫:

一是以文化的厚度,提升艺术的高度。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文化素养与文化内涵的支撑。摄影也是这样,如果摄影创作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光影、画质、构图等本体语言的浅层表达上,而忽视了文化的内涵、思想的精深,那这样的创作就是无病呻吟,是没有艺术灵魂的。

二是以思想的深度,提升影像的力度。摄影作品的思想性不能只停留在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上,更应该走向记录真、弘扬善,把镜头对准生活的真、弘扬社会的善,创作出有深度、有力度的人文佳作,不光让人喜,更让人思、让人省。

三是以情感的热度,提升作品的温度。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有着炽热的艺术情感和人文情怀。文学讲究情真意切,歌唱要求声情并茂。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从事摄影创作,当用情感的热度提升艺术的温度,努力用镜头去关注民生,以影像去关爱社会。“用光用影用情怀、见人见物见精神”,让我们的生活因摄影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