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纪念中国红色摄影先驱沙飞诞辰110周年

来源:广东省摄影家协会 作者:李洁军 责编:张双双 2022-05-06

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地飞舞

2022年5月5日是中国红色摄影先驱沙飞诞辰110周年,7月7日是《晋察冀画报》创刊80周年。慎终追远,缅怀先辈,80年前沙飞和他的摄影战友们以摄影为武器,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批前赴后继的红色摄影队伍并创办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刊物,当年这支成建制的摄影队伍和晋察冀画报为新中国的摄影事业留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并流传至今。以史为鉴,赓续红色摄影血脉的同时,今天的笔墨当随时代,我们向沙飞和老一辈摄影家学习!

640.jpg

一、追求理想不惧牺牲的精神。残酷的抗日战争条件下创办画报显得极为艰苦,照相机、胶片、油墨药水、制版印刷纸张是物质上的匮乏,而红色摄影战士们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更是可歌可泣。1943年4月冀东军区摄影战士雷烨,来冀西平山县晋察翼画报送照片途中,突然遇到日寇袭击,他就用手枪与敌人战斗,在身负重伤,敌人逼近要他投降时,雷烨先将自己的照相机与钢笔砸碎,然后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壮烈牺牲。1943年12月9日,曾参加百团大战战地摄影采访的晋察冀画报社政治指导员赵烈,在反扫荡斗争中向画报社摄影战士们发出“人在底片在”的豪言壮语,表现出共产党员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历时3个多月的秋冬季反扫荡中,他和战友沙飞、石少华等带领画报社战友一直坚持战斗在晋冀交界的花塔山上。这天,河北阜平柏崖村晋察冀画报社所在地突遭日军奔袭,突围中赵烈为营救被困战友,不幸牺牲,年仅23岁。晋察冀画报社主任沙飞在日军偷袭中从梦中惊醒,一把搂住枕边的皮包往外冲,跑掉了鞋和袜子,双脚被严重冻伤。之后,警卫员把包埋进土里,躲过了搜查。当时,晋察冀画报社在日军扫荡下,保住了许多珍贵的设备和底片,却有多名摄影战士牺牲,蒙受了报社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国有良将,为敌所忌,在抗日根据地的战地摄影工作中,据不完全统计牺牲的摄影战士还有:宋平安、董辉、吴亚夫、刘殿奎、李乃、荣启明、韩金生、何学博、席相波、刘土珍等。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沙飞、石少华、郑景康、赵烈、吴印咸、高帆、徐肖冰、邹建东为代表的的红色摄影家以照相机为武器,用生命鲜血换来了一批经久不衰的红色影像,《八路军战斗在浮图峪长城》、《白求恩在晋察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杨家岭和农民亲切谈话》、《冀中地道战》、《切断日寇补给线》、《我送亲人过大江》等扛鼎之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红色经典摄影作品。

640 (1).jpg

二、以摄影为武器的创作思想。沙飞是中国摄影史第一个提出“摄影武器论“的人。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批判的武器”就是理论辩论,通俗表述叫笔杆子;“武器的批判”就是实践斗争,通俗表述叫枪杆子。笔杆子不能代替枪杆子,光动动笔杆子,是消灭不了敌人的。但是笔杆子只要能掌握群众,也能变成威力巨大的枪杆子,影像传播的的力量亦是如此。沙飞犹如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时事新闻的观察家。沙飞独特的摄影风格和视角的形成源于他对社会的观察和生活体验,也离不开鲁迅的影响与熏陶。沙飞早期在广东的摄影作品《南澳岛一—日人南进中的一个目标》、《敌人垂涎下的南澳岛》 这些作品介绍了南澳岛的地理概貌、自然风光、渔民生活生产情况, 揭露了大批日本浪人潜入我国边防海岛活动的阴谋。沙飞出于民族责任感,自觉拍摄下这些作品,旨在告诫和警惕国人和民众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这批作品是中国摄影史上较早表现国防题材的作品之一。普希金说:“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字眼,假若不是靠思想,哪里还有什么人的庄严呢!”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沙飞,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总结了战地摄影的拍摄与传播的实践——摄影既武器论。他的部分作品以山西河北的浮图峪、插箭岭、紫荆关和雁门关等为代表的长城为背景,最著名的作品《八路军战斗在涞源浮图峪长城》,《115师挺进平型关》《插箭岭长城欢呼胜利》、《号声》《我们在太行山上》等,这些作品抗战主旋律高昂,宛如站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长城上,俯瞰全民族浴血抗战的悲壮场面。

640 (2).jpg

三、心系民众的人文主义情怀。沙飞说:“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地飞舞”。沙飞始终将镜头对准八路军战士和根据地人民。沙飞从事摄影创作的早期,他的镜头对准了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拍摄了《磨剪工》、 《慈母手中线》、《风烛残年》、《为了活命》、 《生命的呐喊》、《被迫离境》等作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记录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底层生计与抗争的情景,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底层的现状。沙飞作品的人民情怀还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善举,《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美穗子》,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在晋察冀》,《扛着木制机关枪的儿童团》《妇女自卫队训练》等。今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为人民的文艺,为工农兵的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640 (3).jpg

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法是摄影创作的活水源头。革命战争年代的沙飞和他的摄影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史诗般的摄影作品,为历史留存、为时代建言,为民族立功。新时代赓续红色摄影基因,守正创新,弘扬文艺大道,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摄影人的使命与担当。生命无法自证,唯有活在民族记忆里。

(作者: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 广东省摄协主席)

640 (4).jpg

沙 飞(1912年—1950年)原名司徒传,祖籍广东开平,1912年5月5日生于广州。1926年参加北伐,在国民革命军当报务员,1932年在汕头电台当报务员,1936年9月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华北前线。1937年9月在山西太原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1937年12月在河北阜平参加八路军,先后担任《抗敌报》社副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科科长、1942年7月7日创办《晋察冀画报》并任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从1937年9月至1946年8月,沙飞拍摄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抗日将士、军旅生活、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民众支援抗日、百姓生活、日寇暴行、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国际友人……千余幅珍贵历史照片。

沙飞在革命战争年代对我党我军建立的红色新闻摄影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影像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