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摄协冬奥会摄影小分队

中国摄协冬奥会摄影小分队专访 | 李舸:运动的诗

来源:中国摄影报 作者:李舸 责编:张双双 2022-03-15

歌德曾赞美花样滑冰为“运动的诗”,凸显了这种体育形式非同凡响的魅力。在1800平方米的冰上“舞台”,运动员伴随优美的音乐在冰面上滑行、旋转、跳跃,悠然、舒展、激昂,在脚尖上演绎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给观众力与美的极致感观体验。赛场上辈出的高人气运动员,更是为这项运动带来了无穷的吸引力。但如果只是客观记录下与电视转播中别无二致的画面,体育摄影便失去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审美情趣,无法凸显摄影兼具记录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征,及其耐人寻味之处。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明确指出,画家是创造者,他已经不把模仿自然现象当作自己的目的,他思考并且应该追求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摄影亦然。在数字技术发展的今天,摄影已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表现手法上日趋多样化。李舸凭借驾驭摄影语言、把握典型瞬间的能力和非凡的观察力、深厚的文化积淀,把作为艺术与运动完美结合的典范——花样滑冰运动中精彩、扣人心弦但又稍纵即逝的瞬间形态捕捉下来,写意般地凝结在照片之中,虚实有度,张弛有法,行云流水,翩翩笔触在眼前。

留白、写意、传神,这正是中国传统笔墨丹青的灵韵所在。李舸的创作过程,更像是他在一张白纸上挥毫泼墨,调动自身的艺术基因、传统文化底蕴和东方美学的启迪,进行一种美的实验,以特有的摄影语言、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让花样滑冰这种具有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展现新的生命力,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艺术实践。

恰似画家石涛“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也;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李舸在每一色块、每一“笔触”中赋予精神性,恣意勾勒的轮廓,犹如任意流淌的笔墨,充满了灵动的韵律美,空灵淡然又逸笔华彩。这些作品中蕴含着情境合一的审美境界,展现着对眼前事象的直觉洞照,体现了灵感神思的个性结晶。于此,舶来的冰上运动形式——花样滑冰,舶来的艺术形式——摄影,在中华传统审美中灿然绽放。

在花样滑冰赛事转播中,主持人陈滢诗意的解说“金句”广为流传,日本电视台在播放其中一段解说时,惊叹中国文字实在是太美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条璀璨的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意境高远的艺术格调更是启迪了一大批中国艺术家。对于当代摄影工作者而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的艺术才能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

640 (26).jpg

李舸:追求更美、更精、更准、更深刻

中国摄影报专访

中国摄影报记者拨通李舸的电话时,他正身处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表演赛场。作为中国摄协北京冬奥会摄影小分队队长,他在表演赛开始前两个小时就赶到现场,为队员们占据有利摄影位置——在运动员入场通道处,为的是能拍到更多细节。

做“早鸟”抢位置、忍受刺骨寒冷、高负荷连轴转、吃饭睡觉时间全靠挤……这是小分队成员和其他摄影记者在冬奥会期间的工作常态。

作为一名从事新闻摄影工作30年的摄影记者,李舸是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采访拍摄的“双奥之人”。虽然这两次奥运相隔了14年,他仍然对其间种种记忆犹新、感怀颇深。夏季奥运会门类繁多、项目异彩纷呈,视觉呈现丰富多样。拍摄的难点在于表现每个项目的独特之处,需要花很大工夫做功课,包括对竞技项目、运动规律、运动员竞技水平和特点的了解。2008年时,相机像素、连拍速度、镜头选择和照片传输等性能跟现在比有很大差距。而得益于技术进步,北京冬奥会上的照片传输非常便利,相机实时和智能手机连接,比赛间隙就可以用手机发稿。

冬奥会的运动项目门类相对少,但对于摄影记者来说,面临更多的是体力和脑力的巨大考验。风雪之中,张家口崇礼云顶滑雪公园见证了谷爱凌的“会当凌绝顶”,见证了苏翊鸣在群峰之上的一鸣惊人,见证了徐梦桃和齐广璞把梦想变成信仰的“十六年磨一剑”,也见证着摄影记者为拍下一个个精彩瞬间变身“冰墩墩”的辛苦不易……李舸介绍,参与冬奥会报道的摄影记者们需要面临生理上的极限挑战。尤其是雪上项目,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如同面对一场艰苦的战役,大多数驻地在北京赛区的小分队成员凌晨4点多就要起早赶班车抵达主媒体中心,从那里搭乘班车再转乘火车抵达张家口赛区,此后还需要借“冰爪”,扛器材,爬雪山,到达合适的拍摄位置,并且要在数个小时内,在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拍摄,体力上的消耗是巨大的。晚间赛事结束后,记者们经过一系列转乘回到驻地,已是深夜。“人民日报每天晚上都要开采前会,会议会持续1个小时左右,往往要到凌晨1点才能结束。之后我需要把当天的照片拷到电脑里,整理照片,凌晨3点才能休息。如果上午有重要比赛,5点钟就得起床,开始新一天的挑战。我们都是连轴转的状态。”

本届北京冬奥会摄影记者分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IOPP)和普通注册摄影记者两大类,新华社等大通讯社的摄影记者作为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成员,佩戴的是可以进入POOL(场内最好位置)的灰色袖标,而普通注册摄影记者则佩戴绿色袖标,只能在看台上拍摄。“每一场比赛还有蓝色袖标,能更近距离拍摄赛场,但是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尤其是一些重要、热门的比赛场次,我们只能提前三四个小时到现场抢蓝色袖标。”

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的视觉呈现比较单一,这是摄影记者的另一个挑战。“多个比赛项目拍摄出的画面都比较类似,需要摄影师动脑子。中国摄协北京冬奥会摄影小分队的任务是要力争在完成报道任务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创作,既要反映出各个项目的不同之处,还要体现出艺术性、观赏性,难度非常大。我们在现场可选择的摄影位置是固定的,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按照冬奥会的要求,不同的媒体位置是不一样的。比如都是为国家留下影像档案,我们这支小分队和奥林匹克官方摄影队新华社不同,他们可以占据比赛现场最好的位置,每场比赛都是兵团作战,多人多角度全覆盖,并且大量使用遥控相机、机器人相机。能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找和别人不一样的视角、拍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照片、铭记永久的感动,在赛场上体现中国文艺工作者的担当和风范,这是挑战和考验,当然也是一种乐趣。我们要做一个思考者,更多的是要用思想和观点来支撑我们的影像。”李舸说。

谦逊地以“票友”自称的李舸,说自己不是专职体育记者,在本次冬奥会期间从颇有经验的队员胡金喜等人身上学到很多。“我一直在思考,跟着别人后面学是可以的,但是重复别人就没有意义了。摄影需要下功夫,勤奋不仅仅体现在体力上,还要体现在脑力上。全靠相机的自动化程度,不练好基本功,想在行业里走得更远、更久、更好,是不可能实现的”。李舸说,作为小分队队长、中国摄协主席,在同台竞技的情况下更要体现出自己独特的视觉呈现和艺术表达,考验的是他多年的摄影基本功,对影像的把握和对艺术的理解。因此,面对每一场比赛,李舸中间几乎不休息,从头拍到尾,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观察,一直在按快门,“无论这个运动员是不是知名的运动员,无论这场比赛是不是重要的比赛,因为任何一场比赛对我来说,都是大有可为的”。就像当年北京奥运会时,在一场关注度较少、几乎没有摄影师拍摄的男子水球比赛中,对阵的双方是排名垫底的两个队伍,他拍摄的画面却获得了一项大奖。

正是凭借多年锤炼的“硬功夫”、全神贯注的职业素养和不辍的思考,在本次冬奥会上,李舸抓取了两个令他印象深刻的瞬间。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第一跳就获得全场最高分,因此在他第二跳时很多摄影记者都关注他的空中翻转和落地瞬间,却没有跟随一个细节——苏翊鸣在第二跳成功后,难掩兴奋地冲上了拍摄区的护栏——现场的氛围、五环的标识、飞溅的雪花、苏翊鸣的动作和记录他的摄影师,被瞬时收入镜头,李舸将这张照片命名为《一鸣惊人》。“这是一张让我感触特别深的照片。摄影师一定要用心,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往往精彩一瞬会在你稍微松懈的那一刻到来。这么多年我之所以有所收获,就是因为我干每一件事都绝不含糊,绝不惜力,绝不怕苦,无论多累、多困,无论吃没吃饭,只要带着相机,我的眼睛一定是不离开取景器的。只要端起相机,我一定是认真拍摄的。”

李舸说,对于有积累的人,动脑子的人,总会有那个触发灵感和知识储备瞬间的到来。相较于备受瞩目的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决赛的激烈角逐,赛后流程化的颁奖环节关注度并不高,李舸却在那时全神贯注,拍摄下一个特别的场景——获得冠军的谢尔巴科娃穿着冰鞋站在领奖台上,背后是五环标识,举起的冰墩墩挡住了她的脸。在李舸看来,这个瞬间的特别之处是其背后深深的寓意:在北京冬奥会上,冰墩墩不仅仅是一个吉祥物,也是很多运动员心中所爱,成了冬奥会上一个令人难忘的记忆点,它甚至传递了更多的中国元素和文化精神,内涵非常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赛场上运动员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只要比赛一结束,他们会互相拥抱、握手、鼓励、合影。而中国摄协北京冬奥会摄影小分队的使命任务,除了拍摄竞技体育比赛外,更核心的是要表现人类突破极限、奋发向上、美好团结的追求和精神,关注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的特点、内在的价值观和传递的精神。相信时隔多年之后,大家会淡忘那些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照片,而那些具有精神力量、充满情感的照片往往会被人们一直铭记。”

作为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和冬奥会摄影小分队的“双料队长”,李舸说,这两个小分队的共同意义,都是在国家重大的历史事件上,发挥摄影的独特优势,为国家留下珍贵的视觉档案,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小分队是一个概念,大家都是供职于各个媒体的记者,有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发稿要求,但是我们会互相启发,一起切磋,没有门户之见。冬奥会摄影小分队在出征时只有9个人,但实际上不仅仅局限于9个人。”李舸想调动更多在闭环中进行采访的摄影记者,发挥大家的职业优势,拍摄与北京冬奥会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影像,展现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汇集成为一份难得的影像档案,并体现在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摄影工作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生生不息的奥运之火,辉映“双奥之城”的光荣与梦想,照耀人类团结合作的前行之路。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鼓舞世界、团结合作的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讲述着中国故事,彰显着中国风采,传递出中国自信。李舸说,奥林匹克新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对摄影记者和摄影工作者来说,在冬奥会闭环的工作状态下,要追求更美、更精、更准、更深刻。“我们的照片,要有情感,要有温度,要接地气,要带露珠,要沾泥土,不仅要好看,还要耐看。而这个‘耐看’背后传递的就是一种精神价值。在30年的采访生涯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08年中国男子体操团体夺冠的瞬间。我当时在中国运动员的休息区,当他们得知分数排名第一,都激动得泣不成声。在那个瞬间,我来不及更换专业相机镜头,顺手拿起小型备用机,拍摄了他们流着眼泪振臂高呼的瞬间。在那个瞬间,我和他们一起流下眼泪,因为我看到了一种精神,看到了人类超越自我、突破极限的精神,看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精神。我希望所有采访冬奥会的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也能成为一片漂亮的雪花,希望它能飘到每一个关注北京冬奥会、关注冰雪运动的人的心里,成为一颗冰雪运动的‘种子’。”

摄影 | 李舸

文字 | 君乐

中国摄影报专访 | 方妍

内容来源 | 中国摄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