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长江第一港——水富港
我乘坐的客船从云南昭通水富邵女坪码头起航,但见金沙江宽阔的江面上,千吨级的货运船只在江面上来来往往,一派繁忙。站在船尾,看着发动机螺旋桨卷起的白色浪花像两条巨龙慢慢延伸,此刻感觉,我已经置身于长江经济带的浪涛之中。我仿佛听到了黄浦江的汽笛声声,感受到了西太平洋的季风拂面。
一步跨过金沙江
顺金沙江向家坝库区下游来到向家坝翻坝码头,我踏上了“今日物流公司”的散装货船“向家坝三号”,我们的大船将离开金沙江,通过翻坝船闸升船机,进入长江第一港-水富港。这也是目前云南十几座大型电站码头的唯一一座翻坝码头。
金沙江和长江交汇点——向家坝电站大坝及船闸
“向家坝三号”货船在升船机里徐徐下降,我站在船头感慨万千。17年前,我任临沧市长时,澜沧江上几座大型梯级电站建设如火如荼。我们提出,为发挥澜沧江湄公河这黄金水道的作用,电站大坝应同期建设航运船闸。我认为,库区蓄水后,水运就是一条不花钱的高等级公路。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在澜沧江建设船闸的愿望没能实现。今天,这个愿景却在昭通看到了。
向家坝三号船长康世别,51岁,水富人。在这条江面上行船已经20多年,见证了向家坝电站如神话般地崛起。如今,他主要行驶在从绥江到重庆的这段航道上,经常通过船闸升船机。轮机长郭代华,重庆人。他告诉我,他们的船主要运送大型设备、建筑材料、肥料、煤炭等等。如果到上海,就需要8天8夜。船上5至6个人,运输繁忙的时候,他们一两个月上不了岸。不过,他很释然的说,只要有货源,收入能提高,苦点累点没关系。船长的愿望就是,希望这条航道越来越顺畅。
船长康世别驾驶“向家坝”
千吨轮过向家坝船闸
客轮即将离开金沙江进入向家坝升船机驶入长江航道
当我们的货船通过巨大的船闸升船机,缓缓下降到向家坝下游坝底,我看了看时间,耗时8分多钟。坐在驾驶舱,向东望去,长江第一港就在眼前,2800公里的长江航道已经向我们敞开怀抱。康船长告诉我,我们已经下降了110多米,相当于30多层楼那么高吧。他介绍说,向家坝船闸宽12米,长116米。吃水2.2米。千吨船都可以通过。
时隔18年的今天,当我再度造访水富港,她已经是脱胎换骨、今非昔比了。
陪同我的昭通市海事局办公室主任曾光祥说,昭通水富已经由单一的水路运输转变为“公、铁、水”联合运输。目前水富港已开通水富-宜宾-泸州-重庆-上海的集装箱航班,到丰水期,万吨轮可抵达水富港。2018年,核载9300吨的船舶“祥瑞永红”号曾进入水富港装卸作业。
2018年泸州港9300吨船舶“祥瑞永红”作业水富港
3000吨级船舶是目前昭通水运的主流船舶
得益于向家坝、溪洛渡电站建设,昭通市水运市场发展迅速。如今,全市拥水路货运企业和个体运输户27家,有货运船舶65艘、总吨位8万余吨。全市拥有水路客运企业3家、客运船舶9艘、142客位;拥有72艘乡镇客轮渡船。
航道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三个电站翻坝转运系统建设已进入合同细节讨论阶段;云南省港航投资公司实施的向家坝大坝至溪洛渡大坝156公里的航道整治工程即将开始;水富至宜宾31公里的航道提级建设已经启动。均将按Ⅲ级航道标准建设。经四川与云南两省以及昭通市和三峡公司商定,由公司出资,在上游的电站大坝再建几个翻坝码头。
由衷的敬佩昭通市领导的气魄和远见,由衷的感激三峡公司对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行动支持。
水富港的早晨
回望曾经的辉煌
金沙江也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历史上,上游的黄坪集镇,是明清两朝 “皇木”重要集运点,是清代“滇铜京运”水陆存运重要起驳、转输地,是内地各省与云南商贸物资交流重要中转站。文献记载:“舻舳相接,欤乃之声应山而响,而自蜀至滇商贾贸易者,亦络绎往来矣。”
80年代初水富码头代运的化肥
1982年搬运工人在水富码头背化肥上船
昭通一带盛产金丝楠木。1409年,明成祖朱棣开始兴建自己的陵园,于是下令征集云南的金丝楠木建设长陵的祾恩殿。重达几吨长达几十米长的大批楠木,被砍伐下来后,下盐井渡,从横江入水富、进长江,再通过京杭大运河进京城。据记载,从昭通将这些巨大的楠木运到陵园,就用了五、六年时间。当我来到游人如织的十三陵祾恩殿内,产自昭通一带的60根金丝楠木柱和楠木制作的大殿构件,巍然矗立在十三陵长陵的祾恩殿。木柱最大直径1.17米,高14-30米。大殿虽历时六百余年,仍牢固如初,香气袭人,它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楠木殿堂。
今天,我站在港口,思绪却穿越到600多年前江面上的场景:仿佛看到,这些巨木在通过横江进入长江入口时,那种排山倒海的壮观场景。
北京十三陵祾恩殿
北京十三陵祾恩殿的金丝楠木柱
千百年来,金沙江航行在缓慢发展。直到70年代,由于云天化建设的需要,水富港才开始形成。到80年代,水富港成为吞吐能力80万吨、可停泊200-400吨客货轮的中型码头。
1983年3月下旬的一天,水富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昭通人民正在为云南省金沙江航运公司401号船队壮行,船队将首次前往上海港。船队在李正荣船长和牟玉发大副的带领下,满载1050吨硫磺、木材等物资,经过三峡的急流险滩和惊涛骇浪,经过几昼夜航行,行程2884公里,4月4日,安全到达了上海吴淞口,开辟了我国最长内河航线。面对一望无垠的大海,30多位船员心情异常激动:乌蒙儿女走向大海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从此,滇产烟叶、煤炭从这里装船,源源不断地运往长江沿岸。那些年,赫然写着“中国云南”的船队逐鹿上海港,与各国轮船百舸争流,大长云南人志气。
改革开放后,在与大风大浪搏斗中,云南远航船队逐步成长起来了。他们开辟了长江、岷江、嘉陵江、汉水、湘江、巢湖航线,把我省金沙江下游丰富的煤、硫磺、木材、土特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江南各省。仅三、四年时间,金沙江航运公司已有五个船队,船长和高级船员三十六名。
上世纪90年代航行在金沙江最大的客船——绥航2号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水富港落后了。2003年10月,当我再次访问水富港,航运业已经一蹶不振,国营昭通地区金沙江航运公司濒临破产,公司10多艘船舶静静地躺在金沙江江面上,已难展现昔日辉煌。这种情况,直到市委政府几年前确定“昭通高速”的介入,并从长三角引进了管理团队之后,水富港的建设才重现生机。
上世纪80年代水富港一期建设
本世纪初的水富港码头
振兴港口靠人才
改革开放之初,水富港水运职工的文化普遍不高。但这一代人都有一种革命加拼命的精神。首航上海的401号船长李正荣和大副牟玉发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为了实现远航的愿望,他们克服文化基础差的困难,顽强地学习航运方面的课程。从金沙江到上海,要经过A、B、C、J四级航区。风云变幻莫测,特别是金沙江和川江航段航标设施落后。礁石、河床变迁、地形地貌复杂。河道的成干上万个数据,全凭大脑记忆。航道资料都被他们翻破了,终于学得过硬本领。李正荣和牟玉发以优异的成绩首先通过考核,领到了水富到上海的航线证书。
我们还应该记住,建国初期来支援水富港的人们:彭兴云船长,这位曾经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战士;长江航运局原船长李吉成,这位当年已经78岁、曾经为毛主席、周总理驾过客船的老船长等等。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的被省府授予劳动模范,有几位船长被交通部授予“金锚奖”和“金帆奖”。他们创造了那个时代属于他们的辉煌。当我希望采访他们,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去世。
2020年水富港扩能工程中嘴作业区试运行暨中心作业区建设启动仪式
时至今日,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昭通高速接手水富港后,也因苦于缺乏人才而陷于僵局。于是,向先进地区引进专业人才,成了水富港建设发展的不二选择。
刘东晓,祖籍安徽,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交通部评审的高级工程师、拥有35年港口建设管理经验、曾在上海、江苏从事港口建设管理工作。他放弃了沿海地区的良好工作条件和待遇,投身到水富港的开发建设中。为了引进他们,昭通高速李文龙总经理三次请刘东晓到水富港座谈交流。
昭通高速水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东晓说,2019年上半年,当我第一次从上海到昭通、水富港,说实话,心理落差有点大。觉得河道没有想象的宽阔,货船规模小,码头很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对邀请我到水富港工作我顾虑重重,我将面临一系列问题:远离家乡、人才匮乏、人地生疏、团队组建、人才政策的落实等等。经多次与昭通高速李文龙总经理交流,他的人格魅力,敬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坚定了我来水富港工作的信心。
刘东晓深有感触地说,是昭通市爱才惜才的好政策,是昭通高速李文龙求贤若渴的精神感动了我,才给了我们力量和信心。虽然离开家乡,难得与家人一见,随着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中嘴作业区的开港投产运营,觉得当初决心来到水富港是值得的。
昭通高速水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东晓
杨令松,祖籍山东,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拥有14年港口建设经验。负责水富港的港口规划、建设、运营及交通部的协调工作。他将全家从江苏地区移居至水富,全身心投入水富港的建设。当问他为何将妻儿全家移居至水富安家?杨令松说,我们有两孩子,大的七岁,小的四岁,在生活、学习上正是需要大人悉心照顾的年龄阶段,作为父亲,我不能缺席。妻子已经付出了很多,放弃了国企的工作,远离了自己的朋友圈,当然在孩子上学、医疗方面碰到困难时也会抱怨,但水富港发展空间大,一家人在一起,一边干自己热爱的事业,一边陪伴孩子的成长,家庭稳定了,我们感觉更多的是幸福。如今,看着港口一点点亲手建成,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成长,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幸福。
五十多岁的苗乃国,祖籍江苏,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具有丰富的港口生产管理经验,现担任昭通高投水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告诉我,说实在的,来之前水富港在哪里都不知道,考察后感慨颇多。水富港自然条件有限,河道窄,体量小,专业人才、熟练工人稀缺,港口的货源哪里来,吞吐量如何提升,如何培养人才?无数的问题在脑中打转。来了以后,才认识到水富港的战略地位,感受到了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尤其是水富人退城建港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我妻子在南通,女儿在国外上学,我们一家三口只能是在工作之余打开视频相聚,以解思念之情。来水富港两年,近在眼前的休闲胜地西部大峡谷温泉一次都没去过。虽有遗憾,但不后悔。看着港口建设日新月异,看着水富港进港专用通道即将通车,看着集装箱码头逐步建成,我更多的是成就感。
刘东晓董事长既是我们的领导也是我们的兄长,对工作要求严谨,生活上也很关心,他常说人是要有情怀的。我希望尽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带动新人成长,也希望宜宾至水富的水运航线能够实现升级改造,开通夜航。我更时常告诫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踏踏实实做事,若干年后,回首往事,能为在水富港工作的这段日子而自豪。
马涛,祖籍安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这位拥有13年项目前期立项、规划、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等工作经验。任昭通高投水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负责水富港的项目立项、规划、生产运营、商务洽谈等项工作。马涛说,以前在武汉工作,下班后一个小时就可以回家与妻儿团聚。现在工作压力大,人少事多,回家一次不容易。4岁的女儿每天都要与我视频,如果没时间,还闹情绪。偶尔出差顺路回家住上一晚,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半夜回来,第二天一早就走,有时太忙过家门而不能入。妻子有自己的工作,支持归支持,难免也会不高兴地说,还不如不回来。遇到困难的时候,如女儿生病,只有妻子一个人照顾,这种时候尤其觉得心酸无助。作为父亲的儿子,作为女儿的父亲我都觉得特别的内疚与不安。
在水富港工作两年,深深地感受到了云南省、昭通市对港口建设与发展的重视,感受到了水富人淳朴善良的情怀,感受到了公司团队在刘董带领下的奋斗精神。如今看着工作一步步走上正轨,基础设施在完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浑身就涌出一股不歇的动力。
这些为了水富港的发展,远离家乡作奉献的人还有:章宏兵,拥有21年港口生产调度管理经验的江苏籍工程师;吴基梁,毕业于天津大学,现担任昭通高投水运公司技术保障部经理。过硬的设备管用养修专业技术,在长三角地区有“吴大师”之称。
与此同时,一批昭通籍高管人员也在不断成长。90后女孩陈茜,祖籍昭通,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进入公司,短短两年,已经成长为现任办公室主任兼商务战略部经理。汇报项目100余次,为推介水富港的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1年9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了高规格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再次表明了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重视,表明了人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否能吸引和留住一批经验丰富的、高水准的港航专业人才,将成为水富港乃至云南省航运转型成功的关键。
中嘴作业区起吊集装箱
水富港剪刀湾物流园区施工现场
融入长江经济带
清晨,我推开坐落在长江南岸紫光酒店17楼的窗户,笼罩在江面上的晨雾已经渐渐散去。向东望去,薄雾中的跨江铁路大桥隐约可见,一列火车正在通过;水富码头两艘散装货船正在装卸货物,一派繁忙景象。
我省100多个县市,水富市算是最年轻的一个了。她的由来,缘于云南天然气化工厂的建设。1974年,“云天化”址选宜宾滚坎坝。为建此厂,经国务院批准,将宜宾的安富、水东、水河等地划归云南,成立云南省水富区,后来又增加了盐津和绥江的部分区域,扩大为水富县。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2018年11月,成立水富市。
长江经济带与水富港
水富市长江边上的露天咖啡吧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水富和宜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地很多人都有着亲戚朋友关系。水富人乘飞机坐高铁一般都到宜宾。人们不但说话和四川人相似,甚至购物旅游也多到宜宾和四川重庆等地。这些密切的联系,也使云南昭通融入长江经济带具备了天然的人文基础。
水富港对于促进云南企业拓展长江经济带沿线市场,降低物流成本,加大市场辐射范围有着重要优势。刘东晓为我算了一笔账,运费按吨公里算,水运是0.07元,铁路0.14元,公路是0.50元。良好的效益已经引起了昆明、曲靖、文山等地企业的关注。
传统上,由于运输成本的原因,曲靖的焦炭一般只能销云南市场和广西广东。今年下半年,当高速水运向曲靖焦炭行业介绍了水富港的优势和条件后,企业尝试从水富港进行了“铁水联运”,将焦炭销往江西、安徽、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结果效益出乎意料的好,为云南的焦炭的销售打开了新的市场。随着港口建设的完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销售量必将稳定增长。
水富港对于云南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云南省通江达海、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唯一门户,也是云南省唯一实现3000吨级以上船舶江海直达的港口。向东它连接长江三大航运中心;距重庆400公里、距武汉1700公里、距上海2800公里;对接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及上海自贸区;向南连接昆明以及东南亚、南亚等市场,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当即将结束水富港的采访之时,刘东晓告诉我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最近,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大力发展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推进工矿企业、港口、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十四五”期间,要求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水富港必将成为云南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港口。
而就在前不久,水富港引进了中远海运、中外运、民生等知名物流企业,并已经实现深度合作;与中远海运、成都铁路局、云天化等组建了实体公司,开展多式联运,为实现 “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 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水富港已成功衔接长江经济带及全球物流通道。
水富市全景
水富港的潜力何在?后劲何在?市委书记郭大进说,昭通煤储量136亿吨,占全省储量40%;磷矿资源预测储量在100亿吨以上。这些资源,是昭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富港作为云南省最大的内陆港口和“公、铁、水”无缝对接的重要枢纽,有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的便捷,更有金沙江和长江水道的加持,云南水富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2021年12月
撰文:刘明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摄影及图片提供:刘明 曾光祥 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