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李树峰​|新时代摄影艺术创新的着力点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树峰 责编:张双双 2022-01-05

新时代摄影艺术创新的着力点

李树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作为摄影艺术研究工作者,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沿着讲话所指引的方向,进一步发挥摄影艺术的独特属性,找准着力点,聚精会神、扎扎实实地登高原、攀高峰,推动摄影创作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现实中深刻体察,在生活中精心萃取,用影像记录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摄影与其他艺术相比,与现实有直接的关联性,其客观性、现场性来自于事发第一现场,来自于光线在四条边框勒切下的无意识烙刻,所以摄影有见证的功能,是事物曾经存在过的证明。以摄影影像的方式来积累历史文献,有文字历史所不能达到的信息容量和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在这样的历史使命面前,摄影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应以责无旁贷的责任感,用影像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把赤子之心“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这里,“萃取”也是摄影创作方法的特质,即从现实中选取题材,形成现实—照片—影像—作品是不断提炼的升级过程,最后,伟大征程中各行各业、全天候全方位的影像,形成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影像史诗,呈现给历史,奉献给时代,留存给后人。

二、要以人民为主角,聚焦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百年来薪火相传的摄影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才能创作出跳动着时代脉搏、焕发着生命光彩的优秀作品。看不到社会主体和主流的现实奋斗,就会漠视广大人民的伟大实践,镜头就会偏离主航道。摄影家朱宪民以半个世纪四代农民的形象,反映中国社会的客观历史进程,他说:“我拍的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样子,这大多数人才能代表社会主流。”这是一个老摄影家的经验之谈。在他的镜头里,百姓那么普通,一进人群就不见了;那么善良和向上,天天热火朝天在工作,这才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

摄影以直观形象性取胜,摄影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在摄影史上,不少人物形象,都广泛传播,形成经典,如埃德加·斯诺拍摄的延安窑洞前毛泽东的照片,对于在世界范围树立中国共产党领袖形象,起到了很大作用;张峻拍摄的雷锋的照片,印刻在几代人的脑海里;还有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的照片,在希望工程实施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摄影工作者在建设生态文明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应发挥摄影的客观性、瞬间性、机遇性和选择性的特长,聚焦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地域中华儿女向上向善的美好形象,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三、要更加自觉地将摄影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相融合,融会各艺术门类优长, 将摄影艺术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这段话对于摄影艺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摄影的技术性是其基本属性,在180余年的发展史中,摄影形成了光学、电子机械和存储三大技术体系。每一次技术革新,都给摄影艺术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对光的镜头控制和色彩管理让影像更自由且准确地还原现实,电子机械技术让切分时间的能力增强,而从胶片到光电耦合器的发明,让纸基和屏幕成为成像的介质。现在,技术革命让摄影实现了日常化和大众化,为大众参与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影像已经成为语言、文字之外的第三种语言,介入到人类认知过程、记录过程和表达过程中。但我们时刻牢记,技术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摄影艺术的创新,还要在挖掘物性与提高艺术性之间撑开更大的空间,提升到更有内涵的境界。就日常创作而言,不断提高自身阅读生活的能力,是摄影创作的关键,只有这个能力提高了,观看方式才有突破,摄影的内容质量才能真正获得提升,才不至于把摄影艺术创作变成炫技和依赖器材的附属品,才能保住质量——这艺术的生命线。

四、立足中国大地,聚焦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形象,以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辨识度的中国影像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说:“各国人民的处境和命运千差万别,但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为改变命运的不屈奋斗是一致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这个道理,我们摄影工作者体会太深。一百年前,是西方人用摄影方式构建中国人和中国形象的时候,在不少西方商人、探险者、军人和记者的镜头里,中国人衣衫褴褛、表情麻木,一副东亚病夫的模样,其中有不少专拍裹脚、吸大烟、砍头和狎妓的人;如今,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中国人已经走天下、看天下,在中国摄影人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情景,但我们能感受到一致的东西,就是人类无论身处何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懈的奋斗是相同的。这种向往,这类希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穿透各种厚障壁,无论是文化偏见、历史障碍,还是千山万水、坎坷鸿沟。我们摄影人,应把以文化人、以艺通心作为主要目标,立足于中国大地,面向现实生活,深入、深入、再深入,聚焦、聚焦、再聚焦,在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中萃取和提炼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用尽相机这个时空转化器的所有功能,呈现善良、勤劳、勇敢、奋进,同时又生动、丰富的中国人民的集体群像,以体现民族文化辨识度的影像,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五、建立中国特色的摄影与影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摄影艺术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摄影艺术的发展,需要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需要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也需要建设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作为摄影艺术研究和评论工作者,我们要在摄影与影像学学科建设、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上下真功夫,练真本事。要积极参与摄影创作实践,与摄影家交朋友,一起摸爬滚打,奋战在观看和创作的一线,把在实践中生长出来的问题,当作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对象,广泛吸纳艺术哲学和各门类理论成果,融会中华美学精神,回答现实问题;同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广泛向国际摄影学术界学习,用更丰富、更有效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摄影艺术中的理论问题。三大体系建设虽然是长期目标,但时不我待,而且百年来,我们的前人已经起步,某些方面已经成型,身处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我们,不能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