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文化素养发展与推广工程”专家研讨会暨工程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聚合文学艺术界优势力量
推动青少年文化素质发展
9月6日,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和中华文学基金会共同支持的“青少年文化素养发展与推广工程”专家研讨会暨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来自文艺界、教育界、文博界的专家围绕“新时代青少年文化素养发展与推广工程的开创和建设”主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牛彤在致辞中谈到,青少年文化素养不仅涉及文学艺术的概念,也涉及美育的概念。应该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更多地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的经典内容,通过提高青少年的文学素养、艺术素养使教育回归到塑造人、影响人、成就人的初衷。文化素养教育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而在于能够促进每个孩子心智成长,赋予他们理解社会、认知文化的能力。“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希望和中华文学基金会合力,通过‘青少年文化素养发展与推广工程’这个平台,聚合文学艺术界的优势力量,为青少年文化素养教育注入新的内容,助力全国更多青少年沉浸在美好的文学艺术中,并创造出更美的世界。 ”牛彤表示。
“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作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一生都为文学的阳光所照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孙云晓在发言中深情回忆了自己成为一名作家的感触。他说:“与我们这代人成长的年代不同,今天的这一代青少年,已经不是物质匮乏的一代。今天的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在一个物质相对充裕的时代,如何优雅地生活’。因此,对于这一代青少年来说,文学教育、艺术教育尤为重要。文学和艺术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建议在项目的具体推进中不要匆忙草率,要拿出文学艺术的高品质,要像建造一座大厦那样对项目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实施和总结。”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钢为本次专家研讨会提交了书面发言——《说说青少年美育的三个问题》,特别提出了“对青少年美育实践的三个建议”。第一,选择经典开展艺术美育工作。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只有经典艺术作品因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体现了跨文化、跨时代的普遍价值,体现了艺术创造的完美与典型才彪炳史册,成为传世之作。对于经典的体验和理解能力,能够建立高蹈的审美标准。尤其面对当前信息爆炸、网络与社会上的文艺乱象丛生的情况,如果不能建立高蹈的审美标准和高尚的艺术审美趣味,很容易五色迷眼,丧失审美判断力、分辨力,而成为低级趣味的追随者。如果不能用经典艺术确立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审美取向,将严重影响中国文艺甚至中华文明的发展未来。第二,贴近实际开展艺术美育工作。要根据青少年心理成长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艺术作品开展美育工作。对于青少年,要从感性审美逐步上升到与理性审美的综合,即开展艺术审美反思教育,让他们不仅能从艺术中感受到情感,更要感受到意趣,感受到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人文历史。第三,创造性开展艺术美育工作。西方艺术教育注重感性与艺术形式教育,所以他们在艺术创作和风格化创新发展方面相对发达,而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注重功能和形式背后的内涵教育,所以能接通人性抵达人文与品格教育。新时代美育应兼收两者之长,创造性地开展提升学生艺术与人文素养的艺术美育。
北京101中学原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严寅贤结合多年教书育人的经验,强调了阅读对于青少年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他说:“青少年还没有真正的社会经历,其思想的形成主要来自于阅读。对青少年阅读的引导要根据年龄特点科学地规划,同时要尽量做到文学、哲学、科学、美学等全面覆盖。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够全面提升青少年认知世界的能力而不失偏颇。希望‘青少年文化素养发展与推广工程’能够集合专家力量,为青少年提供高品位的阅读引领,因为这关乎一代人的精神底色。”此外,严寅贤提出,学校美育不能只靠音乐课、美术课,如何把美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之中,是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党委书记兼馆长杨阳介绍了鲁迅博物馆利用馆内资源开展青少年文化素养教育的经验,以及国外博物馆教育的成熟做法,提出青少年文化素养教育要用好博物馆这个社会大课堂。他说:“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全国的文物资源是重要的文化素养教育资源。中国五千年文明就记录在这些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传统村落里。‘青少年文化素养发展与推广工程’可以把博物馆的资源盘活,变成宝贵的教育资源,并且可以尝试‘线上+线下’的形式。”
据介绍,中华文学基金会近三年推动的“茅盾青少年文学院项目”,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青少年文化素养提升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中华文学基金会原秘书长李小燕表示,将把前期探索的相关经验和资源引入新的平台,期待和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一起进一步凝聚文学艺术界的力量、探索新的落地形式,共同为我国青少年文化素质发展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