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协要闻

《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杨凯生作品》研讨暨读者分享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张双双 2021-05-27

7G9A7746.JPG

研讨会现场

5月25日,《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杨凯生作品》研讨暨读者分享会在北京举行,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作家何志云,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长宋靖,《大众摄影》杂志社主编晋永权,中国摄影报社社长赵迎新,《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金融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徐波,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李平,商务印书馆人文艺术中心负责人柯湘、新华社记者何自力等嘉宾出席研讨会,会议由著名文化学者杨浪主持。会议现场还展出了杨凯生的代表作品30余幅。

7G9A7772.JPG

作者杨凯生介绍图书情况

这本书从杨凯生数万张摄影作品中辑取最有代表性的一百余张,以人文纪实类为主,足迹遍及中外各地,主题或市井民生,或世情剪影,或当地风物,或生活哲思,风格质朴诚挚,内容寓有深意。书中的每张图片都配有文字,交代拍摄背景与作者感悟,图文一体,影言并茂。

杨凯生将自己描述为一个热衷于“扫街”的摄影人。他在一次次“扫街”中感受按下快门捕捉瞬间的“快感”,也在“扫街”中及“扫街”后花上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慢想”,写下一二百字的文字。《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既是他用镜头捕捉到的人情物理,也是通过影像与文字所抒发的他所感悟到的人情物理。在其中, 111幅作品被分成了“人”“情”“物”“理”四辑,“明暗之间,纸上光阴”“顶上星空,足下黄尘”“天地之间,必有灵也”“一饮一啄,皆有来因”正是他对每一辑主题的理解。

7G9A7935.JPG

研讨会现场图书展示

在《镜头中的人情物理》自序中,杨凯生坦言,他会争取与拍摄对象进行交流,把拍摄到的画面给被拍摄者看看,这既表示了拍摄者的礼貌,也能通过简短的沟通了解到拍摄对象更多的情况。与此同时,他还会留意对有关拍摄环境作更深入的了解,“因为当地的历史背景、人文故事都可以从不同侧面赋予自己所拍摄的画面以更深的底蕴”。于是,我们在作品集中看到,每一幅作品的配文与作品在左右两页并置,左边是人文的、历史的、哲理的、富有情感的文字,右边是他的摄影作品及精确到分的拍摄时间(包括北京时间与当地时间)和准确的拍摄地点。这也又一次体现出“感性”与“理性”在他的作品中相互作用产生的奇妙效果。正如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在序言中写道:“影像易碎,即便无法修补,也要保持高贵的光彩。凯生先生能做的,也许就是化作一枚有着文化光彩的碎片,陈之于市井街巷,纵然被人踢来踢去,也能把持住思考的方位,平静、优雅地释放那一抹洁净与明亮。”

与会嘉宾就杨凯生的作品涌跃发言,直抒己见、深谈体会。

研讨会现场作品展示

杨凯生部分作品:

2017年4月21日,青海刚察县。


2015年1月10日,吉林查干湖。

2017年9月24日,浙江金华。

2016年10月28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

2019年7月27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央摩租乡

2015年8月22日,青海贵德县至尖扎县途中。

2016年11月8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