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协要闻

《大相中原》——刘鲁豫摄影作品展开幕

来源:河南省摄影家协会 责编:张双双 2021-04-29

1619679309550525.jpg

开幕式现场 盛籽培 摄

山脉辽阔壮丽,以天地而大美,大河巨流滚滚,因文化而多彩。

4月28日上午10时,《大相中原》刘鲁豫摄影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是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刘鲁豫对中原大地的一次深情凝望。

展览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承办,是省文联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八大工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一次重要实践,是河南黄河生态文化影像名片创作工程。

1619679309303653.jpg

刘鲁豫致辞。马健 摄

黄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之河,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精神之河。在河南,黄河一如青春期的孩子,跃然于大地之上,畅游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粗犷而青涩,给河南带来了无限活力。

河南的太行山、伏牛山和大别山,千峰百嶂,山川悠远,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故事。

三山一河多样的地理风貌,为摄影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由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承办的《大相中原》摄影展由此而来。

1619679309240064.jpg

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文超、省第九届政协副主席刘其文等领导观看展览。盛籽培 摄

刘鲁豫的摄影作品,既突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表达着对自然的问候、敬意和寄托,展示着中原文化的意蕴丰厚、悠久绵长。万物有灵且美。在刘鲁豫眼里,山河浩荡,万千气象,是中原品格,更是河南力量,他用影像为河南山水而放歌。

很多人知道,刘鲁豫最初的创作是着力于纪实摄影的拍摄,深入工厂、矿区、农村……那时,河南的纪实摄影被亲切地称为“山药蛋派”,以王世龙、魏德忠为代表的一个河南纪实摄影群体,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来,他主持河南摄影家协会工作后,发现河南省的风光摄影创作是一个短板,使命使然,他毅然投身于风光摄影的创作。

与中国许多广为人知的山川相比,河南的太行山、大别山和伏牛山各有千秋,是中国地理上、生物多样性上的一处高地。这些山脉如同生活在它脚下的河南人一样,宽厚、内敛和沉默,却有着让外来人出乎意料的景象,是最具潜力的山水景观,河南旅游产业一定能够书写出新时代出彩河南的华美篇章,让美好生活在绿水青山之间延伸。

1619679309693175.jpg

展览现场

摄影直观、生动、富有感染力,影像的纪录和传播功能在旅游中得到生动展现。因为摄影成名的有黄山、张家界、江西婺源、浙江丽水等等地方,数不胜数。中国摄影的山水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摄影对地方旅游经济的推动得到有力彰显。

最美的地方名片是摄影创作的,辉煌的旅游事业是摄影家创新的。刘鲁豫特别期待通过摄影家精美的影像,把河南的好山好水推介出去,所以,旗帜鲜明得为河南山水代言,成为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这次展览的内容主要以河南自然生态为主,兼顾一些融入到自然风景之中的人文景观,主要体现河南山水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文化河南、厚重河南和历史河南。作品涵盖了河南的“三山一河”,即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太行山是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之山,有绝壁苍崖,曲流峡谷,重点表现其气势恢宏的阳刚品格。伏牛山则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闻名于世,河流纵横、植被葱茏,云蒸霞蔚,层峦叠嶂。大别山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南山北山景色截然不同,是南北生态文化的汇聚和典范。“三山”营造出别具精彩的山川风物,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故事。

1619679309868895.png

展览现场

刘鲁豫说,本次展览共有50幅作品,展览作品的减少,源于三个理由:一是在有限的作品中,尽量精简,争取把个性化、有特色、既不雷同别人也不雷同自己的新作拿出来,主观上想把作品质量标准定得高一点。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好的作品不多,自己满意的有突破的力作更少。二是目前展览呈现的形式趋于多元化个性化,少而精的专题性表达越来越得到业界的认同。同时观展时,观众不易产生视觉疲劳,更容易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三是我想放大作品的尺幅,力求展示出河南山川的大气磅礴、宏阔厚重,让作品极富视觉冲击力。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5日。

点击查阅更多摄影作品:会员佳作 | 刘鲁豫作品:《大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