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摄影教育分论坛现场
2020年12月5日,以“新传播媒介下的摄影教育”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摄影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旨在探讨中国摄影教育,以学术促进摄影教育实践发展。
本次论坛除主论坛外,设有三个分论坛:高校摄影教育分论坛,社会(职业)摄影教育分论坛,青少年摄影教育分论坛,邀请相应主题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出席。
青少年摄影教育分论坛由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务长袁钦玲主持,现场气氛热烈,出席嘉宾围绕青少年摄影教育展开无私分享和深入探讨,掀起一个个头脑风暴小高潮。
黄小涛发言
广西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委员,广西柳州市革新路第二小学摄影辅导员黄小涛以《文艺志愿服务助推青少年摄影特色教育》为题,介绍了多年来扎根基层,在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开展摄影公益项目的情况和经历。她讲到,在推动青少年摄影教育中,这些年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进行:1、推进文艺志愿服务,通过“送文化、种文化”培养艺术新蕾;2、通过内外联动,组织多种形式的摄影教学,拓宽外来务工学生的视野,提升孩子们的美学素养;3、用影像书写快乐童年,用照片见证成长历史,让孩子们通过摄影学会观察思考,提升审美视觉,提升自信,找到学习的动力;4、厚植文化之壤,播散光影种子,用艺术温润学生心灵,让学生在思想参与中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让农民工子女也有艺术范。
汤飞淼发言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赭山小学(萧山区高帆摄影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汤飞淼以《做有温度的摄影教育》介绍了高帆摄影学校的摄影课程。她说,童年是一段非常珍贵的时间,我们希望投入的不只是摄影的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对综合素养培养的投入。一直以来,将“学会用照片来记录童年”“学会用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用照片的专业技能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用独特视角来欣赏自己和别人的照片”作为摄影教学的目标。
沈剑峰发言
“徐肖冰侯波少儿摄影艺术学校”(浙江桐乡城北小学)摄影教师沈剑峰以《影像城北·至善至美》介绍了学校开展摄影教学10年来,摄影教学从点到面,摄影教材从无到三,教学设备从无到精,摄影活动从小到大,摄影师资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沈剑锋认为,我们的摄影教学,特别是小学摄影教学,目的不是培养摄影家,而是让孩子们多一个手段、武器去发现美,走进大自然,感受我们的社会。
李海刚发言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摄影教师,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常州首席代表,常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海刚以《青少年摄影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在他们的课程体系中,分欣赏课、表达课、展示课三大部分,他就这三种课程类型分别作了案例分享。李海刚认为,应该通过摄影媒介让青少年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了解社会、关注自我。他还谈到,青少年摄影教育大有可为,前景光明,可以基于合理有效的动态课程体系,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师和社会资源,搭建更多的平台,使青少年摄影教学得到有利的保障及更好的发展。
孟宪军发言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范家村小学总务主任孟宪军以《童眼看世界》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开展摄影教学的情况。他说,我希望孩子通过他的另外一只眼睛,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点点小事情,让孩子去做,比如说闯红灯,孩子拍下来,说明他不会去闯,把这点完成了,摄影课就没白上。
刘建昌发言
北京市三里屯小学青少年摄影教育顾问刘建昌以《摄影伴我们成长》为主题,为大家梳理了三里屯小学开展摄影教育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展示了自己学校培养的一届届学生,并语重心长地分享了他对摄影及青少年摄影教学的心得和感悟。刘建昌总结了三句话“立足小课堂、走进大自然、面向全社会”。小学课堂非常重要,不可忽略;走进大自然,不走出去永远就是温室里的花朵,所以要走进大自然,大自然是无字之书。另外,面向社会,灵感在路上,要组织孩子走出去,结合社会题材进行创作。
李强发言
北京十一学校摄影教师李强以《摄影课程应该把握好的几个方面》为主题,分享了提高摄影课程效率的感受,分别是:第一,学生上摄影课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第二,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美学修养水平;第三,让学生学会欣赏中外摄影架构;第四,合理进行随堂作业的设计和实拍的练习;第五,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第六,注重摄影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教室文化建设;第七,给学生提供一些作品发表的机会。李强认为,要把教学的体系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体系,摄影课程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学生主体的需求出发,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塑造富有个性、具有创造精神的学习者。
徐德义发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美术教研工作室主任徐德义以《摄影教育教学经验分享》为题,介绍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是如何通过社团建设,开展专家团队系列讲座,定期举办主题展览、校外展览,举行文化交流活动,参加比赛,做微电影拍摄、视频拍摄等方式展开青少年摄影及艺术教学的。他说,在摄影教学当中,我们坚持摄影审美理念和摄影知识技能并重的方式,并越来越重视对审美理念的培养。
田春亮发言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讲师田春亮以《由学生的角度如何教》为主题,对青少年摄影教育做了分享。对普通学校来讲,摄影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课程,应该和各个学科联系在一起,相互之间支持,互相之间认可。对于摄影教育除了在课内实施以外,适不适合在课外实施的问题,他认为,只要对孩子有好处,不应该只是在课内进行安排。他还建议培养学生的版权意识,重视作品的输出和呈现。摄影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要培养他们用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完全不一样的专注度去看,用一个比正常更有创造力的方式去表达。
高初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摄影部主任高初分享了关于青少年摄影教育的三个想法:1、提议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摄影高校、儿童心理学专家及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共同举办一个青少年摄影专门会议,共同商讨美术馆如何真正有效地成为一个学校艺术教育的课堂延伸。2、摄影需要实践基地,也需要展览空间。高初说,特别盼望那些闲置的美术馆可以使展厅成为课堂的延伸。我们应共同努力,一起思考将来如何让孩子们能够既拍摄,又策展,所有的主题都由自己激发。3、推动摄影艺考。高初认为,中学要教摄影,摄影是可以用一辈子的,摄影艺考招来的学生比美术艺考招来的学生更适合学摄影。另外,摄影是增进家庭亲密关系的方式,亲密关系的意义大于一切。摄影首先是一本温馨的家庭影集,其次才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基石。
文字:马素想
摄影:张帆、刘月星、张树权、周锦、李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