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人在行动

“疫”线报道 | 我们始终在现场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彦希 责编:张双双 2020-02-06

640.webp (20).jpg

全国上下,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战“疫”仍在继续,来自“疫”线的报道备受关注。

在人人都可以摄影的今天,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依然需要摄影记者逆向而行,走进最危险的地方。通过他们的镜头,更多的人们陆续看到了来自“疫”线的状况,这些影像传递真相、讴歌真情、提振士气!

今天我们联系到了三位新华社摄影记者,他们是肖艺九、熊琦、程敏。从2019年12月,他们一直坚守在武汉抗疫、防疫的最前线:无论是华南海鲜市场,还是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无论是人流密集的机场、火车站,还是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都有他们的身影。

衷心祝愿奋战在“疫”线的摄影记者们平安!

●火神山的除夕夜——记者肖艺九 ●

640.webp.jpg

2019年12月31日,新华社记者肖艺九在华南海鲜市场采访结束后自拍。

肖艺九:2019年的最后一天,忐忑不安。几张关于不明原因肺炎的截图在网络上疯转,为了核实相关传言的真实性,我决定去涉事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一探究竟。

出于对未知病情的惧怕,我起初只在车上远远拍了几张照片。但是,对真相的追寻和新华社记者的使命感使我鼓起了勇气。我戴上口罩,背上相机,下了车,开始在市场的东、西区采访拍摄。拍摄结束后,我回到家把全身衣服都用消毒液洗净。

640.webp (1).jpg

2020年1月22日,在汉口火车站,医护人员对进站旅客的体温进行检测。肖艺九摄

肖艺九:2020年的除夕团圆夜,很冷很静。妻儿已经回宜昌老家过年,我没有和她们一起,自己留守武汉。那夜的武汉知音湖畔,灯火通明、如火如荼。

我顺着长长的大型机械车队一路摸到了当时正在建设的武汉火神山医院。这座医院在2月3日建成投入使用,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640.webp (2).jpg

2020年1月24日,在武汉蔡甸区知音湖武汉职工疗养院附近,大型机械加紧施工建设火神山医院。肖艺九摄

肖艺九:除夕夜,在火神山建设工地旁的临时板房里,我和一些工人们一起吃了年夜饭。说是年夜饭,其实不过是几份盒饭拼在一起。他们随便扒拉两口,便陆续匆忙离开,接着开工。

640.webp (3).jpg

2020年1月24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工棚内,来自中建三局的电工彭咏召、测量员严伟才和罗斌、运输员吕俊、机电安装员陈金鹏(从左至右)在吃盒饭。肖艺九摄

肖艺九:板房外,下着冰冷的小雨,挖掘机履带碾轧着泥泞,随着载重卡车轰鸣驶过,地面都在微微震颤……200多名建筑工人放弃与家人团聚,在这里,日夜兼程,抓紧施工。

640.webp (4).jpg

2020年1月24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施工交通指挥员郭胜和在指挥机械车辆。肖艺九摄

640.webp (5).jpg

2020年1月24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大型机械加紧施工。肖艺九摄

肖艺九:除夕夜的武汉凄冷宁静,火神山建设工地热火朝天!希望这份火热能够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早日战胜疾病,迎来一个灿烂的春天!

●重症隔离病房是我最该出现的地方——记者熊琦 ●

640.webp (6).jpg

新华社记者熊琦

熊琦:1月23号的凌晨3点,我被朋友的电话从睡梦中叫醒:“疫情严重,武汉可能马上要封闭。”我心中一惊,整夜无眠。前一天刚刚从武汉回到老家,准备在老家过年,但一座千万级的城市因为疫情而封闭,作为一个记者,如果不在现场,我无论如何都会遗憾终生。

清早收拾行装,告别亲人,叮嘱他们注意防范,便独自踏上返回武汉的高速。

第二天中午,在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的清洁区,帮助我套上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后,外勤护士离开了。我对着镜子拍下了可能是职业生涯中最不帅的一张工作照,然后,独自走向隔离区。

640.webp (7).jpg

重症隔离病房内声音很少,监护仪的滴答声中穿插着医护人员简短的交流。每名医护人员负责两张病床,都在紧张地忙碌。熊琦摄

640.webp (8).jpg

有一位老人躺在病床上,因为害怕默默地留下了眼泪,护士长马晶瞥见了,马上走过去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她:“不要害怕,可以治愈的,我们一直都陪着你……”熊琦摄

640.webp (9).jpg

穿上隔离服的医护人员只能露出一双眼睛,谁也认不出对方,于是他们进入隔离区的第一件事,就是相互在隔离服上写下对方的名字或者外号,有时还会艺术创作一下,这成了隔离病房里“神秘的仪式”。熊琦摄

640.webp (10).jpg

患者黄淑丽在经过十余天的治疗后,已经退烧,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与她交谈时,笑着给她拜了个年,她也双手合十回礼。半个小时之后,她被转入普通隔离病房,走之前医护人员开玩笑:“别再‘进来’了!”她也笑着回答:“再也不‘进来’了!”熊琦摄

640.webp (11).jpg

口罩的雾气时不时地糊住眼镜镜片,隔离服闷的我浑身是汗,但心中的使命感,不断地催促我:再多拍一点,再多拍一点。熊琦摄

熊琦:拍摄完成,我坐在隔离病房的凳子上休息,虽然精疲力尽,内心却无比坦然。没有犹豫,也没有丝毫恐惧,作为新华社记者,我知道我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这也是成千上万医护人员日夜奋战的地方,无数病人寻找生之希望的地方。

640.webp (12).jpg

从医院采访结束出来,回家路上,武汉汉秀剧场的外墙上闪烁着“武汉加油”的几个大字,在有些暗淡的城市夜景分外耀眼,我停下了车,举起了手边的相机。熊琦摄

熊琦:当时临近午夜,鼠年的钟声即将响起,我在微信发了农历猪年最后一条朋友圈:都会好起来的,我们会胜利的! 

640.webp (13).jpg

●凝重的气氛中,我看到了决心和信心——记者程敏 ●

640.webp (14).jpg

新华社记者程敏在采访时自拍。

程敏:1月22日,形势已经非常严峻,湖北省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应急响应。当天,我赶到武汉协和医院。在那里,一些医护人员已经开始组织党员突击队,以生命宣誓。30余医护人员在1月22日奔赴新战场。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了凝重,也读到了决心。     

640.webp (15).jpg 这是一张用程敏拍摄的照片制作的海报:2020年1月22日,加入突击队的呼吸内科教授周琼。这一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科3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突击队,投入到协和医院对口支持的发热定点医院——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的工作中去。程敏摄

程敏:1月23日,一个消息突然到来:当日上午10时,武汉封城。得到消息,我意识到这次的疫情已经非比寻常。

640.webp (16).jpg

1月23日拍摄的地铁梨园站。程敏摄

程敏:我打电话确认了两位摄影弟兄的位置,并迅速分工:肖艺九去市场和城东高速口,熊琦此时正好从老家开车回来,直接到城西高速口,我去火车站。

我拿出小飞机,围着车站飞了一圈,记录下这一刻。天气阴郁,电脑里航拍的照片灰灰蒙蒙,恰如这一刻的城市心情。

640.webp (17).jpg

1月23日拍摄的武汉站。程敏摄

程敏:24日除夕夜,各地组建的医疗队纷纷出征。大年初一的凌晨,武汉,迎接着一支又一支驰援队伍。在一张张戴着口罩的脸上,我看到的是一双双认真而坚定的眼睛。

640.webp (18).jpg

2020年1月25日,上海医疗队医护人员在培训会上。当日凌晨,上海医疗队共计136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并立刻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附近开始培训,培训后将参与疫情防治工作。据了解,这些医护人员来自上海华山医院、瑞金医院、新华医院、胸科医院、仁济医院等各大医院。程敏摄

程敏:解放军也来了,我见到陆军医疗队时,他们以军人的效率,迅速接手了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两个腾空病区,仅仅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改造布置成重症病区。

这些军医中,大多很年轻,用军分社记者黎云的话说,“脱下军装,他们都是孩子。”

640.webp (19).jpg

2020年1月26日,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开始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当日,解放军援汉医疗队在武汉全面展开救治工作。程敏摄

程敏:就是这样一群穿着迷彩服的“孩子”们,坚定地走进他们自己搭建起的高危病房,在那里,他们是那些陆续被送来的重症患者的希望。

疫情远未结束,我们需要决心,更需要信心。 

部分图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我在现场”栏目

题图设计:陈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