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书评:长眼睛干什么?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小A 2011-07-18

《长眼睛干什么?》
作者:潘 科

    陈小波继三年前完成《中国摄影家研究》十本系列丛书之后,最近又推出一套两卷本的《他们为什么要摄影》,被采访的人不乏中国当代报道摄影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些文字引诱我一口气读了三天,懵懵懂懂地下楼透透气,不小心就撞到别人身上,人家骂道:长眼睛干什么的?!

    骂的真好,骂的及时,想了几天的感想也因此串起来。摄影是眼睛的延伸和拓展,眼睛又受心(情感)与脑(理智)的支配,谁不知道长眼睛干什么?不过,眼睛看见的东西,存底在大脑里,影像不够持久,也无法与他人准确地交流。终于摄影出现了,人掌握了摄影就像有了第三只眼睛,成了神话中的“二郎神”,可以看到一般人肉眼看不到的某些东西。遗憾的是,在中国,这第三只眼睛有几十年患了眼疾,看到的只是政治宣传画,看不见现实中的百姓民生。两只凡胎肉眼看到的事物和第三只神眼看到的东西是矛盾的,时间长了心和脑也被连累出毛病。《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书中的摄影家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们心和脑是敏锐的,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校正第三只眼睛,帮助我们看清世界和人心。

    回溯到1980年代,中国有一批中、青年摄影者厌倦了用照相机制造政治宣传画,他们把镜头对准现实生活,热血喷张地主张“不能让历史留下空白”。人们长期习惯了照片就是图解政治口号,一旦在报刊的版面上看到自己正常的喜怒哀乐都会引起全社会的轩然大波。1980年代是一段令人兴奋的岁月,锐意变革的摄影人,无论是报刊的记者还是企事业单位的报道员,都相信通过新闻摄影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他们是踏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主义者。尽管早在1981年大陆的一份专业摄影杂志就已经介绍了“纪实摄影”这个词汇,但是由于大家对于世界摄影史和中国社会现实都缺少足够的了解,极少有人深究纪实摄影到底是怎么回事。关注现实的摄影人高举“现实主义”的大旗(因为他们不知道除了现实主义还有什么方式能更贴近生活本身)用照相机去记录眼前的一切。他们奢望直指人心的照片发表在报刊的主要版面上,期望通过一年一度的全国新闻摄影评选推动人们思想解放。贺延光、王文澜、胡武功们之所以到今天还声名远扬,重要的原因正是他们用照片和言论在那场变革中冲锋陷阵。也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十年一瞬间》和《艰巨历程》这样影响巨大的影展把新闻摄影作为重点而没有单独设立纪实摄影门类,那时候大家对新闻改革,这种可能牵涉到国家根本性体制变革的大举措还抱有短期达成目标的幻想,还没有明白纪实摄影的称谓能够派上什么用场。

    然而现实是无情的,大量有必要传播的好照片还是没有可能见诸报端,摄影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又每每鼓动他们不屈不挠地按下快门,这些照片还是新闻摄影吗?笔者那时也在业内,有人问我是新闻记者吗?本人往往苦笑道:不,我是旧闻记者!安哥是聪明的,他用幻灯机“发表”自己的照片,经常性的放映聚会使安哥获得了传播的快感,也成就了他的纪实摄影之路。随着1980年代结束,这场轰轰烈烈的新闻摄影改革告了一个段落。面对严酷的现实,大家才不约而同地想起 “纪实摄影”这个词好像还比较贴近自己钟爱的摄影本意,于是又竭尽全力鼓吹纪实摄影。为数不少的摄影人此时已无专业与业余之分,坚信着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张扬着纪实摄影有立场、有担当、有思考的灵魂,仍然企图用照片介入人生,一路奋斗直到今天。可以说,1990年代之后的纪实摄影蓬勃发展是由于1980年代新闻摄影改革的艰难曲折而成全的。这个过程印证了中国摄影人宝贵的品性,其实质表达了国人对于社会进步的渴望,也是一个大国蹒跚前行的一个缩影。

    当下,人们对于社会进步的渴望有了新的传媒,网络的发展使摄影和目击者的眼睛同步,照片在传播中和社会产生互动关系。今天,手机也可以拍摄重大新闻,比如央视的大火,比如俄罗斯飞机起火,网络新闻照片天天在向传统纸媒叫板。再看纪实摄影,如今不仅在网上展示丰富多彩的社会表象,还无拘无束地传递拍摄者的主观愿望,一切的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繁荣昌盛。不过也是在网上,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和现实生活中同样的焦虑: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教育犬儒、拆迁无度、权利腐败......我知道,摄影不是万能的,它承载不了救世的重任,顶多是能让眼睛遵从心灵。我更知道:如果谁抽掉了纪实摄影的人文关怀与批判意识,我们都应该向拍摄者大喝一声:你长眼睛干什么的!!  2011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