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文字是影展的延展阅读和解码利器

来源:中国摄影报 作者:奚水 责编:张双双 2018-09-06

备受关注的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展出的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摄影界和社会各界人士驻足观赏,从洋洋216幅跨越中国改革开放40年时光的优秀摄影作品中感受一个东方大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一群龙的传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怎样的发展奇迹。吸引人的,不仅仅是那些记忆犹新或难得一见的经典瞬间,更有配在每幅照片旁平均200字以上的图片说明文字。笔者在现场注意到,不少观众在仔细观赏摄影作品的大幅画面后,往往会细细端详那凝练而信息丰富的说明,甚至还有人逐字逐句地念出声来。

_K9A9974 陈黎明.JPG

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吸引了大量观众观展。  陈黎明 摄 

之所以图以形胜、文以图显,之所以从主办单位到策展团队一开始就特别重视图片说明引发的图像深度阅读成为本次影展的一大特色,是因为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背景下呈现的任何一幅富有历史感的图像,其负载的信息都是相当丰富的,但时过境迁后,如何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以当代的眼光来解读,文字便成为增强照片“厚度”,提升图像价值和魅力的重要环节。实际呈现效果证明,图片说明成为本次展览中颇受关注的亮点之一。

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三合乡张湾小学学生苏明娟正在刻苦学习。.jpg

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三合乡中心小学,8岁的苏明娟在上课。

苏明娟1983年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农家,每天往返24里山路上学。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大眼睛”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

解海龙 摄

冯建新-《无名小站》.jpg

1987年1月,河北省隆化县,一个小女孩通过公共汽车的破窗跟军人父亲告别。

解放军某部军营外,有个公共汽车的“招呼站”——不是正式车站,有人招手,车就停——来探亲的军属都在这里搭车。车停住后,小女孩抢先跑了上去,发现破窗能看到外面,便趴在窗口,冲着来送行的军人爸爸不舍地喊:“爸爸!爸爸!”

希望她明白,聚少离多的爸爸,也是好爸爸。

冯建新 摄

周顺斌-1984年-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升-周顺斌 摄.jpg

1984年,广东深圳洪岭大厦建筑工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时,曾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作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已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享有“设计之都”、“时尚之城”、“创客之城”、“志愿者之城”等美誉。 

周顺斌 摄

安哥--1.jpg

1982年,广东揭阳,人们在打羽毛球晨练。

就在这个地方,1983年,一个名叫傅海峰的男孩出生了。长大后,他连续获得伦敦和里约奥运会的羽毛球男双金牌,是历史上首位蝉联男双奥运冠军的运动员。

羽毛球运动在中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羽毛球运动人口超过2亿。

安哥 摄

比如,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摄影家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画面的说明,不仅介绍了拍摄时间、地点及主人公苏明娟的信息,而且延展出关于“希望工程”的大背景及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改变等内容。再比如,曾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获奖的冯建新的《无名小站》、周顺斌的《升》等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画面,也在作者和策展团队、撰稿者的共同努力下,以图片说明的方式提供了更多时代背景和画面准确信息,让观者更好地理解那个年代的风貌和精神。还有,摄影家安哥拍摄的一幅表现广东揭阳群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晨练中打羽毛球的大场景画面,在图片说明中我们还能得到关于出生在这里的奥运冠军傅海峰及羽毛球运动在中国普及的相关信息。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丰富而感人的故事,同样有着时代背景的浓缩与注解。

AK2I9929 王玺.JPG

在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现场,来自三里屯小学摄影小组的学生拍下了自己喜爱的作品。 王玺 摄

其实,关于图像和文字的关系,无论是在纸面或互联网传播中,还是在艺术展示、主旨宣传、公众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展览中,甚至是纯粹作为媒介的辨证关系中,都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与思考。作为载体,图像本身给人提供的信息就值得深入研读,如果以“图像证史”等为目的的图像不能放到准确的历史定位中,不放到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中,就很难引发更多的共鸣,且会因为基本信息缺失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因而在新闻报道中,独立的单幅新闻照片的说明也有约定俗成的写作模板,一般会先介绍画面内容的新闻五要素,陈述其基本事实,再对事件本身的背景进行说明,最后是对其价值意义的概括。这样可能只有短短三四句话,给读者提供的信息却肯定是比较全面的,是可以直接了解与之相关的基本内容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可能会有更多线索和信息汇入,形成更深度的阅读体验。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中,大部分展出作品的图片说明写作,也是以画面基本信息陈述加上时代背景描述,再延展到画面映射出来的历史关键节点或某些重大改革发展举措造就的影响与历史、现实意义等。

由此,我们可以说,翔实而准确的文字说明,在实证性的摄影展览中,既可以提供延展阅读的信息和线索,让更多欲了解图像背后内容的观者由此发端深入探究,又可以成为破解图像中种种元素的解码利器——每个人都可以从图像外化的直观信息与文字的映射信息结合中,发现本来隐藏在画面中的有关时代、有关生活、有关我们曾经的阅历和未来的期许的秘密。正如学者杨浪喜欢研习地图的秘密、解读历史照片信息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图像出发,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全新读解,从而对每个不同的摄影展览及其价值体系等做出更客观的判断。

_DSC8337陈黎明.JPG

展览现场,观众仔细阅读照片的图片说明。陈黎明 摄

我们也发现,当代无论以文献还是艺术为名义的影像展览中,越来越多会借助文字来结合呈现,有的影像艺术展览的作品就以文字为重要构成元素,比如黎朗致敬父亲的作品《三万零二百一十九天》就有着关于父亲生命历史中每一天的书写,使文字成为展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纯艺术化的展示,许多也会结合大量文字来呈现,这些或阐述说明或本身就是展览一部分的文字,给予观者的深度体验或别样感觉,也加强了创作者、策展者与观看者的沟通。可以说,必要的文字,就是包括摄影在内的各种艺术展览最有力的导览。

许多历史影像基本信息的缺失也给了照片说明写作者以考证和解码的机会。有专家感慨,相对于过往照相馆拍摄的照片多会在图像边界之外印上时间地点信息,当代更多碎片化影像在信息定位的书写方面退化了许多,许多时候只能靠图像大数据支撑来判断了。

无论如何,摄影展览中的文字自有其价值,至少在必要的信息传递方面不可或缺。都说“一图胜千言”,如果没有了文字的注解,单独的图片本身可能在许多方面会成了“哑巴”或者游移不定的“谜语”(当然,多义性本身就是图像作为一种媒介的魅力之一)。

需要警惕的,是那种复述画面信息的说明和飘忽不定的阐释,是图不够文来凑的讲述和动辙故弄玄虚谈天地人和辩证法的评论。如果文字不能在延展阅读方面发挥作用,不能在图像解读方面有所助力,此类影展的文字亦无多少价值可言。

微信图片_20180906134837.jpg

8月30日-9月12日,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收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物证的最高机构,平均日参观人数为2.6万人。 李一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