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巴义尔蒙古写意——游牧文明视觉化表达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张双双 责编:张双双 2018-06-16

赛马场上的健儿,草原上飞驰的马儿,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一幅幅摄影作品是巴义尔对草原的感情呈现,也是他对民族文化传播的视觉叙事。巴义尔几十年的摄影创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沉地热爱和深厚的功力,他用相机的镜头语言记录、保存和阐释草原文化。

微信图片_20180616224434.jpg

研讨会现场

6月16日下午,巴义尔蒙古写意——游牧文明的视觉化表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清华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摄影界、民族文化界、美术界、文学评论界等教授、研究员、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会议。

蒙古游牧文明源远流长,璀璨绚丽,魅力无穷。随着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面认识的不断深入,游牧文明和蒙古文化也日益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进入新时代以来,蒙古民族及其传统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恰逢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与时俱进,传承发扬的同时不断融入新思想、新思维,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再放异彩。为此,在当今思想解放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探讨如何传达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多途径多方位记录和传播民族文化,为民族、国家的复兴繁荣做出新贡献,业已成为游牧文明和蒙古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会上播放了数百幅游牧主题的照片并展示了巴义尔20本专著和《民族画报》等有关游牧主题的专题摄影报道。

本次研讨会以民族画报社蒙古文版编辑部原主任、高级记者巴义尔的《蒙古写意》系列等20本专著和发表在《民族画报》等媒体的大量专题摄影作品为例,专题探讨“蒙古文化的视觉化表达”,丰富蒙古学研究的新资料、拓展蒙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探索蒙古文化研究的新途径。与会者围绕如何通过镜头认识游牧文明和蒙古文化,如何以视觉化表达作为一种途径在蒙古文化和游牧文明研究中的认识论价值和理论意义进行讨论交流。在学理解析的前提下突出理论创新,引导学术界和记录者在新时代用新思维新途径展示传播民族文化。

巴义尔著作

巴义尔著作

相关评论:

随着传统社会的急速转型,蒙古人的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迁,游牧文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一些宝贵的文化因子正在消失。因此,用相机的镜头语言去记录、保存和阐释草原文化,不仅意味着用摄影去建立一种系统化的视觉叙事,而且也体现了发掘文明特质、探索文明传承、思考文明规律的文化实践。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

巴义尔几十年的摄影创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沉地热爱和深厚的功力。他摄影的主题最主要的是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他集中地反映了在这广阔的土地上生息的人们所展现出的宽广的社会生活、民族性格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态。他的作品的突出的部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一世纪初所经历的最大的社会变迁,这种历史变迁是生动的、进步的和困顿的,蒙古民族正处于工业化、农业以及整体的现代化这样一个大的历史社会背景中,在这个背景中游牧将怎样发展,是蒙古族乃至诸多的其他民族所关切的问题。

——朝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蒙古草原、蒙古五畜、蒙古人,这种全景式分章节的方式,看似简单,实际内涵深刻。草原、牲畜、人——三者构成了蒙古大地最根本的生态链条和文化元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对整个链条造成伤害。然而随着近些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对资源的无穷掠夺,对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的恣意污染,蒙古草原、蒙古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他的照片中,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种“美丽”背后所生发出的孤独而无奈的警醒。

——那日松,北京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艺术总监、策展人、《像素》杂志主编

成吉思汗征服过半个世界,从而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但是,成吉思汗从来不曾征服过草原,也没有改变过草原的生态结构。因为蒙古人敬畏苍天父亲和大地母亲。

今天我们反思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人口爆炸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的时候,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文明是不是人类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人们重新审视产生过争论的游牧文明,实际上是对工业文明和全球化进行的反思,而游牧文明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也正是与工业文明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陈岗龙,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正处在历史上最激烈变化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虽然在其中改变着命运,却也不得不被时代的洪流裹胁着随波逐流。于是,太多的当代人,似乎首先没了故居,接下来没了故乡。人的生活半径变得比以往大得多,诱惑在哪里,哪里就是新的家,但是,这里,会是未来的故乡吗?我们的心灵又在何处安放?虽然我知道,呼伦贝尔,只是我的家乡而不是她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更多的人都被草原感染,都已松驰下来。每一个人心中,原来都有一个草原,这呼伦贝尔,分明是大家的故乡,甚至就是这个时代的故乡。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评论员

在21世纪,我也许不能预知蒙古高原会有些什么特别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也许,一般人总会多往经济或者科技方面去追求,但是,我认为,蒙古高原的存在,有远比这些追求更为重要的价值……蒙古高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不只是北亚游牧民族的家乡而已,她更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仅存的几处原乡之一了。

——席慕蓉,作家、画家


巴义尔介绍:

巴义尔,蒙古族,1957年生于北京,内蒙古科左中旗人。

《民族画报》原编委、蒙古文版编辑部原主任、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91~2002年为理事),2006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的“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15年获中国期刊协会颁发的“从事期刊出版工作30年”荣誉证书。201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迄今已发表文字类作品近400万字和上万幅图片。有数百组专题摄影报道发表,其中多组获业内奖项并被转载、翻译。

专著:

1.《蒙古写意——当代人物卷一》,1998年,图文书,民族出版社。

2.《蒙古写意——当代人物卷二》,2001年,图文书,民族出版社。

3.《蒙古写意——当代人物卷三》,2007年,图文书,民族出版社。

4.《蒙古写意——当代人物卷四》,2014年,图文书,民族出版社。

5.《蒙古写意·人物卷——陈志农画说老北京》,图文书,合编,民族出版社,2003年。

6.《蒙古摇篮——额尔古纳》,2005年,图文书,民族出版社,列入当年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9部委实施的《知识工程——中华全民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7.《烙刻——记忆中的影像》,图文书,2006年,作家出版社,2011年经《像素》杂志评选,列入“中国摄影史上最值得收藏和阅读的40本书”之一。

8.《永远的骑兵》,2007年,图文书,民族出版社,列入新闻出版总署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

9.《呼伦贝尔大草原》,图文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满洲里》,图文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11.《蒙地色彩》,摄影画册,486页,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1年。

12.《游牧色彩》,摄影画册,70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年。

13.《纸媒贵族》,图文书,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

14.《蒙古人们》,摄影画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

15.《游牧精神》,图文书,辽宁民族出版社,2016年。

16.《北京那达慕35年》,主编,摄影画册,北京那达慕组委会,2016年。

17.《民族画报〈蒙古文版〉》画册,主编,民族画报社,2017年。

18.《写意草原》,摄影画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7年。

19.《科尔沁》,图文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年。

20.《专题摄影十法》,图文书,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8年。

《蒙地色彩》、《游牧色彩》、《游牧精神》、《写意草原》以及发表在《民族画报》等媒体上的大量专题摄影报道都是用摄影图片阐释蒙古游牧文明的尝试,是“蒙古游牧文明”的视觉化表达,构成了摄影者对“记录当下”的具体实践,具有很高的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价值。这里不是叙述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在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异同,也不是简单介绍某个独特的习俗,而是思考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和生态环境的贡献,以及一个古老民族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显示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