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页>>2013专题>>2013第四届寻找中国数码摄师>>新闻>>文章内容

7月10日:走近平鲁 平鲁半决赛第一天

来源 未知 责编:豆包 2013-07-12

    今年的“寻师”半决赛路上,好几站都是风雨陪伴,多了朦胧的意境,也多了些许旅途的烦恼,去哪都要淌着水,穿好雨衣,甚至脚上套着塑料袋。来到晋西北古城平鲁,也是如此。一整天,平鲁都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水黛的青,让我们疑惑,这完全是烟雨江南的韵味啊!
    平鲁区地处朔州市西北,是一座有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中国最著名的门神尉迟恭的故里就在这里。在进入平鲁区的大路口,立着一尊巨大的尉迟恭雕像,手举单鞭,不怒自威,给华夏文化传承增添了一个流传千年的好故事。平鲁也是著名的煤炭之都,现在正迈向一条开发和复垦绿化的绿色循环经济之路。
    这次平鲁半决赛,选手们下榻万通源平鲁宾馆,我们早早地就搭好了签到台,候迎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选手,以及本次平鲁半决赛的指导老师于德水。先于这次半决赛开通的微信群,里边已经听到各位选手的招呼声,有问路的,有认人的,大家交流得不亦乐乎。负责接待的平鲁区文联工作人员史燕飞女士,在微信中耐心地回答选手们的各种问题。
    此次半决赛的10名选手中,最远的有来自西藏的支教老师,还有来自东北、上海、永康、西安、太原等地,唯一的女选手从北京赶来,一路上换乘了3趟车。于德水老师从河南南阳一早赶来,加上火车晚点,抵达平鲁已经是晚上九点。他们都很辛苦,但为了共同的爱好,大家都默默地坚持。摄影是一个艰苦的“活计”,需要我们百倍得付出!
    欢迎晚宴上,平鲁区人大副主任董晋生和区宣传部苑部长、李副部长一同参加,大家分座两桌,纯朴的平鲁方言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虽然无酒,但也非常热闹。晚宴结束后,大家来到会议室,召开赛前交流会。首先,董晋生主任致辞,他欢迎来自各地的选手和老师,并详细介绍了物华天宝的晋北名区平鲁。从董主任热情洋溢的介绍中,我们认识了平鲁,以及平鲁即将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动,还有作为改革桥头堡实验第一场的中美平朔露天煤矿场。我们惊讶这里竟然是打响改革开放第一枪的示范点,还有这几年来一直坚持的封山造林工程,为祖国蓝天奉献了一份力量。
    之后,《数码摄影》杂志执行主编邓登登主持了交流会,并通过选手自我介绍的方式,播放了选手的入围作品及各自的摄影履历和拍摄体会。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选手们的作品有纪实、风光,有创意、人物,作品都寄予了他们对自然的赞叹,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作为摄影人对社会的贡献。看的出,选手们都有着一颗赤诚的摄影之心。
    最后,邓登登主编向选手介绍了这三天平鲁半决赛的时间和赛程安排,包括创作路线、注意事项等,提醒选手们力求注意安全,饱含热情地创作,展现最美平鲁、文化平鲁的新风貌。
    步出会议室,细雨依然。平鲁,我们明天见!

赛前交流会

工作人员为选手签到做准备\

选手陆续报到

本次半决赛唯一的女选手 长途跋涉后精神面貌可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议论。

评价:

匿名?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系统已经禁止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