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浓云遮挡了月色,只留下一叶弯眉时隐时现,夜风习习,吹动着柳枝窸窣作响。黑不见指的深夜里,十多个人毫无声息地绕山疾行,除了几束照路的电筒光,察觉不到任何动静。 这个团队中有男有女,老少不一,每人都背负着极重的行囊,手上还拿着长短不一的“管状物”。从他们行进的速度看,仿佛要赶往一个极重要的地点,但在这深山中,何处值得这些人如此心切? 夏日的天亮得早,乌黑的夜渐渐透出些生气,这些人脚步更快了,不时抬头看看既白的东方,沉吟片刻继续赶路。此时,大多数人都还沉浸在睡梦中,但这十几人已经开始翻山越岭,登高望远了。 凌晨4点的八达岭,还没有游客抵达,喧嚣了一天之后,仿佛只有在月夜下,才显出历史的神秘与深沉。蜿蜒不绝的城墙,将群山峻岭一分为二,墙内是沧桑,墙外更是苍凉。极目远眺,沉稳的夜空中,云层浮动,疏朗跌宕,置身其间,仿佛身于寰宇,继而“小”看天下。 这十几个人,都是“柴达木杯”第四届寻找中国数码摄影师八达岭半决赛的选手和工作人员,之所以要夜登长城,只为了日出那一瞬的光芒。进入八达岭景区,选手们便依据各自的判断去选择机位,或南或北,聚散不详。 随着东方越来越亮,选手们都在期待能有一个绚烂的朝霞。相机是早已安在三脚架上了,构图也早已调整精确,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但眼看日出点云层浓密,阳光不像是能穿透云霭的模样,这一夜会是白白辛苦,还是会有奇迹发生,再有经验的摄影师也难以给出确定的回答。等待,等待……突然有人遥呼:“红了,红了!”抬头看去,天边果然有了一抹红妆,看来有戏,期待变成了一种向往。一刹那间,红光突强,太阳顽强地要从云中穿透,但又仿佛没有足够的力量,在云与光的博弈中,光明最终占据了上风,顿时,霞光万丈。原本,我们的工作是记录选手们创作的状态,但面对如此激动的朝霞,任谁也顾不了这么多,相机、手机纷纷对准了日出的东方。在所有人短暂的欢呼声后,今天八达岭的早晨,回响最多的是相机清脆的声响。 日出是美的,如此绚丽的日出更是美不胜收,尤其有八达岭长城作为主体,再美的景致也相比逊色。但是,待到太阳完全升起,照亮了我们周遭的一切,那些砖墙上的一切细节便显现出来,原来这面中国最伟大的墙上,竟已被游客雕刻地满目疮痍。这是再美的日出也换不回来的城殇。 但无论怎么说,我们拥有了一个绝妙的早晨,中午稍事休息,下午赶到长城脚下的石峡老村落,拍摄民居和人像。在路上,风云突然变幻,原本艳阳高照的天空,飘来了一片黑沉的浮云。刚到达地点,便是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山风呼啸。选手们开着玩笑:“下雨好,雨后会有彩虹的。”没曾想这句玩笑竟被老天爷知道,并毫不吝惜地赐予了我们完美的彩虹,更完美的是,这彩虹不止一条,而是上下两条! 一天两次好运,选手们都感叹是自己“人品好”,但好运并没有结束,当傍晚我们再次登临八达岭长城,又收获了一片紫红的晚霞,还有烟波浩渺的星海银河。在八达岭之巅,我们感谢上苍的馈赠,更敬畏大自然变幻的美妙,我们为摄影祝福,也为生灵祈祷! 八达岭 等待日出 指导老师于云天(右)与选手交谈 找角度 风景·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议论。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系统已经禁止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