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页>>2013专题>>2013第四届寻找中国数码摄师>>新闻>>文章内容

乌镇,决战时刻——桐乡半决赛·第三天

来源 未知 责编:豆包 2013-07-02

    今天,是半决赛选手最后的比赛日,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创作,我们没有规定拍摄地,也没有集体出行的约束。不少选手凌晨3点就出发了,有的继续奔向崇福古镇,有的则进入乌镇,早早选择拍摄地点,很多选手要一直拍到深夜。选手们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
    这两天,桐乡一直阴晴反复,早上进到乌镇,细雨扑面而来,屋瓦、栈道、青石板,全被洗刷得油光可鉴,清风拂柳,绵雨如丝,一派江南的好景致,此刻也正是拍摄古镇的好时机。东栅古街上,选手们支起脚架,静静观察,选取好角度细心地经营构图。其实,从我们杂志编辑的角度,这何尝不是一幅《古镇观雨图》呢?
    前一天,宋刚明老师已经向选手公布了此站半决赛的命题——桐乡·印象,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题目,不复杂,更不容易。我们看到很多选手想出了对策,有人拿出经过改造的相机来拍摄“红外”作品;有人打算夜晚进入乌镇,拍一组长时间曝光的别样效果;还有的选手随身带着一块玻璃,透过它来描摹抽象的江南;更有带着面具,让游客临时充当模特的。总之,想法各异,手法多端,但最后谁能获得评委的青睐,现在都是未知。
    临近中午,原本朦胧的细雨突然变得滂沱,古镇顿时成为伞的世界,在摄影人眼中,游人撑起来的不只是雨具,而是五颜六色绚烂的色彩。不知有没有选手以伞为题,拍一组古镇中的“花花世界”呢。
    半决赛,是本届“寻师”活动新增的环节,目的是为了选出技术、想法、手段、思维都很全面的摄影师,也是杂志与选手们互相了解的机会。桐乡半决赛的选手,从“50后”到“80后”,年龄跨度很大,10位选手中有3位是女性。但是在这里,年龄和性别都不成为关键,选手们只知道70%的淘汰率是残酷的,要想在半决赛中获胜,有运气,但更多是辛劳与努力。
    这个时节,正是高考结束后轻松的假期,景区内处处可见结伴出游的学生。对比这些刚刚经历了龙门一跃的学子,早已不用应试的半决赛选手们,却在这里紧张应对。看着他们匆忙、疲累的身影,我们真的感到心疼,但也只能宽严劝慰:“别太辛苦,累了就休息。”其实我们知道,这些选手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想发挥到最好,哪怕最终落选,也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本次各站半决赛的选手,有绝大多数不能晋级,不能到海西州参加我们的总决赛,但这丝毫不能影响我们对几十位半决赛选手的尊重,他们舟车劳顿赶赴半决赛地点,还没休息就投入到紧张的赛事中,不仅在体力,更要在脑力上相互博弈,最后还要在电脑上完成作品,我相信,这篇文字形成之时,所有的选手都还在熬夜,我们期待明天他们能提交出精彩的作品,我们更希望他们的人生也同样精彩。

乌镇,在我的镜头中

有的选手带着面具,让游客临时充当模特

选手随身带着一块玻璃,透过它来描摹抽象的江南

雨中选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议论。

评价:

匿名?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系统已经禁止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