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三线年代的记忆——李杰作品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顿河哥萨克 2016-08-12

贵州六盘水,2015年1月21日,央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开机仪式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举行

贵州绥阳,三五三二厂。绥阳县风华镇工业园区的周侨主任(右),计划将利用三线资源,建一个“红色旅游景点”,他俩身着七八十年代的旧军装,在厂门口实景拍摄,准备为“红色旅游景点

贵州绥阳,三五三三厂,一位60年代从浙江来此支内的工人,已经退休,在厂区门口开了一家饮食店,如今新厂已搬迁到遵义,老厂区显得人员稀少。 

贵州绥阳,三五三三厂。今年已8多岁的潘先生,清晰记得当初就是为了实现毛主席的这个愿望,响应号召从上海工作单位来到了这里。

贵州绥阳,三五三五厂。永固锁在那个年代十分畅销。永固之意,固我山河、固我家园。如今,该厂已经搬离到了遵义。

陕西凤县,067基地。2012年国庆,李姓小伙和新娘结婚之前,在自家房前留影。他们目前居住的是,60年代三线厂067在此修建的厂房。1981年一场大水,工人搬离之后,他家花钱买了下来。如今,

陕西洛南,853厂。70岁的张先生如今还保留着自己60年代参军时的照片。他说,1966年左右,这里的三线厂开始兴建。90年代初,厂子搬迁到了西安,他花钱买下了四间车间,装修后在此居住。

陕西洛南,853厂。一位工人,因为搬迁至西安时,将职工守则扔在了老厂区。 

陕西洛南,4310厂,曾经红红火火热闹非凡的大礼堂,至90年代搬迁之后,成了一个体户的养鸡场。 

陕西西安,618厂。此厂社会代号为国营西安风雷仪表厂,一位收藏爱好者,收藏了该厂当年的大量有价凭票。当年三线建设的总策划是就是毛泽东。 

陕西长安,618厂。曾经以生产仪表著名于国内,至90年代搬迁至西安。如今,车间厂房破败不堪。 

陕西长安,618厂。一间废弃的车间里。遗留有一份“中共中央”中发【68】155号文件,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历史证明,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一个90后的妈妈带着九个月大的孩子,到贵州三建设博物馆广场参观,希望三线精神代代相传

重庆涪陵,816厂。该厂洞体,号称“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是继我国第一套核反应堆建设之后,1966年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批准在西南建设最早的核工厂。1984年,在整个工程接近收尾时被中

查看大图

贵州六盘水,2015年1月21日,央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开机仪式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举行

贵州绥阳,三五三二厂。绥阳县风华镇工业园区的周侨主任(右),计划将利用三线资源,建一个“红色旅游景点”,他俩身着七八十年代的旧军装,在厂门口实景拍摄,准备为“红色旅游景点

贵州绥阳,三五三三厂,一位60年代从浙江来此支内的工人,已经退休,在厂区门口开了一家饮食店,如今新厂已搬迁到遵义,老厂区显得人员稀少。 

贵州绥阳,三五三三厂。今年已8多岁的潘先生,清晰记得当初就是为了实现毛主席的这个愿望,响应号召从上海工作单位来到了这里。

贵州绥阳,三五三五厂。永固锁在那个年代十分畅销。永固之意,固我山河、固我家园。如今,该厂已经搬离到了遵义。

陕西凤县,067基地。2012年国庆,李姓小伙和新娘结婚之前,在自家房前留影。他们目前居住的是,60年代三线厂067在此修建的厂房。1981年一场大水,工人搬离之后,他家花钱买了下来。如今,

陕西洛南,853厂。70岁的张先生如今还保留着自己60年代参军时的照片。他说,1966年左右,这里的三线厂开始兴建。90年代初,厂子搬迁到了西安,他花钱买下了四间车间,装修后在此居住。

陕西洛南,853厂。一位工人,因为搬迁至西安时,将职工守则扔在了老厂区。 

陕西洛南,4310厂,曾经红红火火热闹非凡的大礼堂,至90年代搬迁之后,成了一个体户的养鸡场。 

陕西西安,618厂。此厂社会代号为国营西安风雷仪表厂,一位收藏爱好者,收藏了该厂当年的大量有价凭票。当年三线建设的总策划是就是毛泽东。 

陕西长安,618厂。曾经以生产仪表著名于国内,至90年代搬迁至西安。如今,车间厂房破败不堪。 

陕西长安,618厂。一间废弃的车间里。遗留有一份“中共中央”中发【68】155号文件,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历史证明,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一个90后的妈妈带着九个月大的孩子,到贵州三建设博物馆广场参观,希望三线精神代代相传

重庆涪陵,816厂。该厂洞体,号称“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是继我国第一套核反应堆建设之后,1966年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批准在西南建设最早的核工厂。1984年,在整个工程接近收尾时被中

从1964年到1980年,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战略决策,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了一场以调整工业布局、加强国防为主要目的的宏大的经济建设运动,史称“三线”建设。这是中国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有400万人在党的号召下,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肩扛人挑,用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如今,这些三线工厂,因为国内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已经转产、搬迁,剩下的工厂大都已经破败不堪,留下来人们深深的记忆。

作者简介

 李杰 出生于60年代末,华商报新闻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新闻摄影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民进陕西省委出版传媒专门委员会副主任。
2001年加入华商报,多次参加国内大型报道——神舟系列发射、青藏铁开通、党的十七大召开、北京全国两会及汶川地震等。 有多幅摄影作品——《非典时期的棋迷》、《北京遣送民工》、《地震来了》、《散落田间地头的石头爷》等分别被广东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美术馆收藏。其中,作品《地震来了》,获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铜奖;《新城逼近帝王都》获2012年度人民摄影中国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