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吴霄:80后凉山扶贫日记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张双双 2018-06-19

我是吴霄,生于1982年,四川内江人,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在四川省安监局工作。2015年4月,我来到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成为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直到2018年2月离开。三年时光,我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小山村也早已经从一个深度贫困村成功脱贫。我把小山村叫“我们村”,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把她当作我的第二故乡。图文|吴霄

你为什么选择到这么穷的地方来?在成都生活不好吗?这是我刚到小山村时村民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其实,我来小山村只是因为这张照片。这是我的前任驻村书记拍的,喜德县的一个彝族小男孩,他拿到别人捐助的新文具后,开心地笑了。他的笑容感染了我,我决定要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帮助更多的人,让青春无悔。

小山村位于凉山州喜德县城以西31公里,海拔2800米,全村人口1298人,贫困建卡户39户158人。土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仅0.7亩。这是小山村原来的村道。我刚到小山村那段日子,从喜德县到村里30多公里路,开车需要走1个多小时。晴天路上满是灰尘,雨天处处泥泞。

初到小山村,发现这里贫困户房子破败、环境卫生条件非常糟糕。对于这种贫困程度,我不惊讶,之前有同事在喜德扶贫,我有心理准备。但我当时还是不能够理解有些村民的思想观念。比如有一个贫困户,我问他你想学习哪方面的技能,我们可以根据你的意愿来培养你,他说他就想放羊。这是村民海来达尔原来的住房。他家里有四个孩子。 后来我知道,多生孩子是彝族的传统思想,家里儿子要两个才行。

交通不便、语言沟通成了我工作中最大的障碍。我买了摩托车,带着专职翻译到贫困户家中去交流谈心,到田间地头与他们一起劳动,村民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都尽力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我在地头给村民讲扶贫政策。

语言还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是如何获得村民对我的信任,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来帮助他们过上好生活的。我在完成每天的扶贫调研工作后,帮助村民放羊、抓牦牛、喂猪、做饭,晚上一起与村民围着柴火聊工作。和他们经常接触,在一起久了,慢慢就熟了, 也就没有障碍了。

我住在小山村支部书记巴久尔铁家里。巴久尔铁也是我们扶贫工作队成员,我们白天一起工作,一起做饭,我炒菜他烧水,配合默契。我们在小山村开办了农民夜校,这是巴久尔铁给村民上移风易俗课程。卫生问题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通过村规民约,评文明户,请老师在夜校上课等等手段,让村民树立爱卫生、讲卫生的意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吉木尔地莫,她是我们农民夜校的学员,丈夫几年前去世了。她曾是一个天天与村干部顶嘴的人。2016年8月,吉木尔地莫一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由于思想认识没跟上,她死活不愿意修房,也不愿意按照要求复垦原宅基地,我天天去和她讲道理。最后,在各级领导的劝说下,她终于同意异地搬迁。她还开了小超市,每月有2000元的固定收入。

村里夜校的学员皮特伍呷是聋哑人,今年20岁,属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我的帮扶对象。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面带笑容,并不停地跟我打招呼,我们的沟通还算顺利。他自己学写字,动手能力很强,常帮村民维修一些小电器,村民们都很喜欢他。

2015年,皮特伍呷赴新疆打工,除掉吃住带回了一万多元,于2016年顺利脱贫。2017年6月,他到我们村矿泉水厂打工,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2017年10月,我们送他到成都参加了挖掘机培训,这是皮特伍呷(左)和沙马伍和在成都学习挖掘机装载机期间认真学习。2017年底我们本来要介绍他去中铁集团开挖掘机,后来因为他家里面的事情没能去,今年准备让他回水厂工作。

扶贫工作的根本,是要解决他们的教育、转变他们的思想、开拓他们的眼界。我们最大限度的让成年人在村里能够有学习的条件,开办农民夜校就是其中一种。这是村民在农民夜校养殖业实训基地学习给羊注射疫苗。

最难的还是转变村民的思想。彝族同胞不是不想改变,他们是一步跨千年,一些历史原因我们要理解。我的体会是,需要让村民参与一些产业项目,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再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只讲道理,没用。这是小山村农民夜校开办的焊工技能培训班。

除了两个合作社,小山村还有一家村集体占股的矿泉水厂。目前水厂和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状况良好,去年合作社给每户贫困户分红947元,第一年就能分红,是很不容易的。这是村民拿到自己的分红很开心。

让我倍感欣慰的是,小山村绝大多数村民都有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意识。他们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哪怕是借钱。村里有26个大学生,全村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对于极少数不是很重视教育的村民,我们主要通过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提供助学金的方式,鼓励大家让他们的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是小山村的孩子在新修建的幼儿园里学习。

我在小山村扶贫遇到过多少难处?难处多了去了,各种各样想到想不到的问题都可能发生。我的体会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面对困难,我的状态始终都是不忘初心,想办法将难题在脱贫攻坚的各个阶段消灭。这是新修的村道。

我在小山村的主线任务是带领小山村在2016年底脱贫,我敢说自己圆满完成了任务。感谢家里人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妻子怀孕期间我没能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孩子出生刚18天我就回到了扶贫第一线,但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图为政府修建的贫困户集中安置点。

我对村里的山、水、人都有了深厚的感情。每当支部书记巴久尔铁对我说,回成都以后一定要常回家看看时,泪水便会模糊我的双眼。小山村未来返贫可能性比较小,村子向上有一个名胜风景区“小相岭”,等景区开发出来,小山村可以通过乡村旅游致富奔小康。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哪天来旅游的车多得把村里的路都堵了。

查看大图

我是吴霄,生于1982年,四川内江人,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在四川省安监局工作。2015年4月,我来到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成为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直到2018年2月离开。三年时光,我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小山村也早已经从一个深度贫困村成功脱贫。我把小山村叫“我们村”,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把她当作我的第二故乡。图文|吴霄

你为什么选择到这么穷的地方来?在成都生活不好吗?这是我刚到小山村时村民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其实,我来小山村只是因为这张照片。这是我的前任驻村书记拍的,喜德县的一个彝族小男孩,他拿到别人捐助的新文具后,开心地笑了。他的笑容感染了我,我决定要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帮助更多的人,让青春无悔。

小山村位于凉山州喜德县城以西31公里,海拔2800米,全村人口1298人,贫困建卡户39户158人。土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仅0.7亩。这是小山村原来的村道。我刚到小山村那段日子,从喜德县到村里30多公里路,开车需要走1个多小时。晴天路上满是灰尘,雨天处处泥泞。

初到小山村,发现这里贫困户房子破败、环境卫生条件非常糟糕。对于这种贫困程度,我不惊讶,之前有同事在喜德扶贫,我有心理准备。但我当时还是不能够理解有些村民的思想观念。比如有一个贫困户,我问他你想学习哪方面的技能,我们可以根据你的意愿来培养你,他说他就想放羊。这是村民海来达尔原来的住房。他家里有四个孩子。 后来我知道,多生孩子是彝族的传统思想,家里儿子要两个才行。

交通不便、语言沟通成了我工作中最大的障碍。我买了摩托车,带着专职翻译到贫困户家中去交流谈心,到田间地头与他们一起劳动,村民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都尽力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我在地头给村民讲扶贫政策。

语言还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是如何获得村民对我的信任,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来帮助他们过上好生活的。我在完成每天的扶贫调研工作后,帮助村民放羊、抓牦牛、喂猪、做饭,晚上一起与村民围着柴火聊工作。和他们经常接触,在一起久了,慢慢就熟了, 也就没有障碍了。

我住在小山村支部书记巴久尔铁家里。巴久尔铁也是我们扶贫工作队成员,我们白天一起工作,一起做饭,我炒菜他烧水,配合默契。我们在小山村开办了农民夜校,这是巴久尔铁给村民上移风易俗课程。卫生问题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通过村规民约,评文明户,请老师在夜校上课等等手段,让村民树立爱卫生、讲卫生的意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吉木尔地莫,她是我们农民夜校的学员,丈夫几年前去世了。她曾是一个天天与村干部顶嘴的人。2016年8月,吉木尔地莫一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由于思想认识没跟上,她死活不愿意修房,也不愿意按照要求复垦原宅基地,我天天去和她讲道理。最后,在各级领导的劝说下,她终于同意异地搬迁。她还开了小超市,每月有2000元的固定收入。

村里夜校的学员皮特伍呷是聋哑人,今年20岁,属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我的帮扶对象。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面带笑容,并不停地跟我打招呼,我们的沟通还算顺利。他自己学写字,动手能力很强,常帮村民维修一些小电器,村民们都很喜欢他。

2015年,皮特伍呷赴新疆打工,除掉吃住带回了一万多元,于2016年顺利脱贫。2017年6月,他到我们村矿泉水厂打工,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2017年10月,我们送他到成都参加了挖掘机培训,这是皮特伍呷(左)和沙马伍和在成都学习挖掘机装载机期间认真学习。2017年底我们本来要介绍他去中铁集团开挖掘机,后来因为他家里面的事情没能去,今年准备让他回水厂工作。

扶贫工作的根本,是要解决他们的教育、转变他们的思想、开拓他们的眼界。我们最大限度的让成年人在村里能够有学习的条件,开办农民夜校就是其中一种。这是村民在农民夜校养殖业实训基地学习给羊注射疫苗。

最难的还是转变村民的思想。彝族同胞不是不想改变,他们是一步跨千年,一些历史原因我们要理解。我的体会是,需要让村民参与一些产业项目,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再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只讲道理,没用。这是小山村农民夜校开办的焊工技能培训班。

除了两个合作社,小山村还有一家村集体占股的矿泉水厂。目前水厂和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状况良好,去年合作社给每户贫困户分红947元,第一年就能分红,是很不容易的。这是村民拿到自己的分红很开心。

让我倍感欣慰的是,小山村绝大多数村民都有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意识。他们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哪怕是借钱。村里有26个大学生,全村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对于极少数不是很重视教育的村民,我们主要通过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提供助学金的方式,鼓励大家让他们的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是小山村的孩子在新修建的幼儿园里学习。

我在小山村扶贫遇到过多少难处?难处多了去了,各种各样想到想不到的问题都可能发生。我的体会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面对困难,我的状态始终都是不忘初心,想办法将难题在脱贫攻坚的各个阶段消灭。这是新修的村道。

我在小山村的主线任务是带领小山村在2016年底脱贫,我敢说自己圆满完成了任务。感谢家里人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妻子怀孕期间我没能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孩子出生刚18天我就回到了扶贫第一线,但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图为政府修建的贫困户集中安置点。

我对村里的山、水、人都有了深厚的感情。每当支部书记巴久尔铁对我说,回成都以后一定要常回家看看时,泪水便会模糊我的双眼。小山村未来返贫可能性比较小,村子向上有一个名胜风景区“小相岭”,等景区开发出来,小山村可以通过乡村旅游致富奔小康。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哪天来旅游的车多得把村里的路都堵了。

本图集内容选自新浪图片“一个都不能少”——中国扶贫故事 

摄影并文:吴霄

“一个都不能少”——中国扶贫公益摄影大展正在征集中,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