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拍摄三千多座古塔的杨晓利:我们在做的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

来源:TEDxBJUT 责编:小A 2016-12-15

中国古塔23

中国古塔24

张掖木塔

八大处三处墓塔

水目寺中塔13

大周砖塔

查看大图

中国古塔23

中国古塔24

张掖木塔

八大处三处墓塔

水目寺中塔13

大周砖塔

TEDxBJUT 大会,其实本来没打算催泪的。可是杨晓利老师的内容,却结实的戳中了不少观众的泪点。讲者杨晓利,是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的摄影教师,同时也是拍过三千多座中国古塔的摄影家。

在这些身份的背后,是一个纯粹又可爱的人。

大会开始之前,杨老师显得有一点紧张。他是这次大会唯一一个提前三个小时就到达礼堂的讲者。正式开始之前,他还在不停地问马阿姨(杨老师的爱人):“我这样穿可不可以?好不好看?”正式演讲前的一周,他甚至特意拿出一节课来试讲,听听学生们的反馈。

这些细节都让我们对杨老师演讲的内容无比期待。当一个人想要把自己最珍视的东西分享给更多的人时,就会变得焦虑,会试图雕琢每一个文字和动作上的细节,会寻遍所有的可能去追求淋漓尽致的表达。更何况这一次,杨老师的工程无比的宏大——他想在观众的心中建一座塔。

QQ截图20161215144040.jpg

讲者:杨晓利

大会结束之后每个人的朋友圈都被这个穿着红色唐装的老者刷屏。有人感动,有人惋惜,有人用断断续续的文字分享心里面复杂的感受。还有的人甚至认真的道歉,说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给古文化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能力去修复那些状况堪忧的古塔。整个朋友圈除了对杨老师个人魅力的认可,也开始出现拯救中国古塔的疾呼,和对文化遗产现状的思考。

这就是一场演讲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有的讲者会为你的问题提供切实的解决方案,让你鸡汤喝醉,对明天重新充满希望;也有的讲者,会把严峻的问题丢给你,把现状剖开给你看。在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之后鞠躬走人, 留下一席观众眉头紧锁地思考。当大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那个问题离解决或许也就不远了。

而杨晓利老师的演讲,已经给观众提了太多的问题:为什么这件事情一直都在被忽视?为什么古塔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为什么破损的古塔得不到妥善的修复?一千年以后,如果后代们想起了玄奘取经和释迦摩尼,想到古人筑塔惜字,除了上网搜索老照片,还能不能找到一处建筑来触摸历史,闻闻历史的味道?

这些问题,杨老师自己也没有办法回答。

杨老师作为三千多座古塔的拍摄者,在回访的开头就很坦诚的告诉我们:“我其实不是什么塔的专家,我只是拍塔。

整个过程一直在陪着他的只有马阿姨。中间和他一起体验的,有他的朋友,也有他的学生。 在走遍了全国各地,经历了极寒和极热,开坏了三辆车,从山坡上滚下来一次之后,身边的人们都开始觉得不好玩了。只有他还在拍,能拍得动就得拍,拍不了远的拍近的,拍不了高的拍低的。

我们的回访没有太多的涉及到历史责任,文化传承这些沉甸甸的词。 因为我们发现,面前这个摄影师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在他眼神中还有炽热的时候,他想把有限的精力只用在一间事情上——拍塔。

我们在做的就是一件特别单纯的事儿,不想有什么别的掺杂在里面。”这是杨老师和马阿姨的原话。 在见识了修复古塔的繁琐,商界援助的副作用,和强行修复古塔的滑稽之后。杨老师发现了一件很简单却很重要的事情——他没有办法做所有的事情。他的热情是寄生在他手里的相机上的。能让作为摄影师的杨晓利如此热衷的事情,只有用相机实现的价值。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再回想当时做出辍学的决定时说,“我辍学,是因为我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那个决定被称为这位导演的“角色觉醒时刻”。

回想杨老师那天的演讲,最触动我的其实并非他在台上的含泪鞠躬;也不是他眼神带着落寞,回忆着人生中可能最后一座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塔。


而是在他看到两个小男孩踩在残破的古塔上的时候,感受到了冥冥之中的那个“角色觉醒时刻”,正如他在演讲里对自己的评价一样:“那一刻,我忽然想到,我的事业,我的摄影,不能停留在我的自我满足里了,我要为你们做点什么。”

他用半生的时间锻造了一把拍照的手艺,又在古塔这件事情上挖掘出这门手艺更大的价值。

当我们千年的维度上讨论一个问题时,或许不应该急着找出一个最优解,而是想清楚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的角色。 杨老师把他的角色定义为问题的发现者,他告诉我们,他要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拍摄更多的塔。等有一天再也拍不动的时候,找张桌子坐下来,把照片一张张编好坐标,把所有的塔整理归档。然后等着一群眼神干净、心地善良的人拿走接力棒,去完成下一步的工作 。

至少从这次大会之后回应的声音来看,那一天已经不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