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大家名作】王小亭淞沪抗战时期的摄影作品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图文提供/赵俊毅 2014-04-25

查看大图

    王小亭(1900—1981),又名王海升,北京市人,我国早期的新闻摄影记者。曾任英美公司电影部摄影师,万国新闻通讯社摄影记者,上海申报新闻摄影部主任,美国赫斯特新闻社记者。1937年8月28日,他拍摄的“日军空袭下的上海南站儿童”照片,彻底戳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在美国《生活》杂志发表后,立刻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反响,世界各国民众开始声援和支持中国的抗战。
    淞沪抗战爆发后,大批难民通过上海南站乘火车返回原籍,8月28日下午2时10分,日军由2架侦察机引导,6架轰炸机窜至上海南站上空。当时有1800余人在南站候车,日军飞机不断俯冲轰炸,投弹20余枚,当即炸死难民250余人,炸伤500余人,沪杭铁路交通枢纽毁于一旦。美国赫斯特新闻社的摄影记者王小亭及时赶到现场,他看到一位浑身是血、嚎陶大哭的孩子,随即用电影摄影机拍摄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胶片被美国海军军舰送到马尼拉,又由飞机送往纽约,同年10月4日,“日军空袭下的上海南站儿童”的照片,刊登在美国的《生活》杂志封面上。美国政府还将这张照片用在红十字会和国家公债的海报上,并制成明信片散发到全世界各个角落。
    当年最具影响力的《生活》杂志读者有千千万,再加上其它媒介的传播,世界上至少有1.36亿人看到了王小亭拍摄的“日军空袭下的上海南站儿童”照片。为此,日本军国主义感受到来自国际舆论的强大压力,日本宣传机构还恬不知耻地辩解道:“王小亭的照片是一張假照片,那個小孩不在车站,是他从外面抱过來的”。事实上,王小亭不但拍摄了幼小的幸存者,还拍摄了孩子的哥哥和他的父母,当时孩子的母亲已被炮弹炸死在铁轨上,被炮弹皮灼伤的孩子就坐在母亲尸体的旁边,孩子的父亲为了便于转移,把孩子抱到站台上后,又为孩子的哥哥包扎头部上的伤口。就在这时王小亭迅速用摄影机把这一场景记录下来,紧接着叫来了红十字救护队,为灼伤的孩子和他的哥哥做了救治。从事件的整个环境看这一组照片,孩子的全家都在被轰炸的现场,所以说,这张照片真实性没有问题。1938年6月,美国新闻协会向王小亭颁发奖章,表彰他在战地摄影上的杰出成就。由此,日本人恨透了王小亭,日本特务机关把王小亭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悬赏通缉照片的作者王小亭,机敏的王小亭在英国政府的保护下,携家眷顺利转移到香港。
    看了“日军空袭下的上海南站儿童”这张照片,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王小亭,著名新闻摄影记者王小亭一生拍片无数,尤其是他在淞沪抗战期间拍摄的照片,让人们铭刻于心。当时这些照片通过媒介传播出去,使人们看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中国军队顽强的抵御能力、以及社会各界民众支持抗战的场景,从而增强了全民抗战的必胜信念。

图文提供/赵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