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名家专访|冯凯文:生活之源 摄影之缘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小A 2016-08-08

本网专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理事、全国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冯凯文。

 


金秋远眺  冯凯文摄(2012.9 内蒙古阿尔山)
 

能聊聊您最初接触摄影时候的经历么?

1968年我参军入伍,1969年开始拿起相机。那时,我所在的部队是先进单位,有许多工作在大军区范围内是领先的。领导重视工作资料的留存,让我在担任书记员的同时负责照相,于是我有缘开始学习摄影。那时候条件有限,一部上海4型相机是全营的宝贝。一间小屋遮上窗户便是暗房。我也同时写些新闻报道稿件。1972年我被调到军分区担任了专职新闻干事,摄影就成了我的半个主业。


满树银花 冯凯文摄  (2013.1 内蒙古阿尔山) 


作为全国公安摄影家协会的主席,您能谈谈公安摄影协会的现状么?

2009年,我担任了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上级领导对全国公安摄影的要求很高。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主席团班子,大家都热爱摄影、尽心尽力。全国公安系统几乎是人人会照相,工作需要。经侦、刑侦、交通、消防等等,每一次作战、每一个案件,都需要把现场资料留下来。对内、对外宣传,影像的作用不可忽视。还有许多是摄影创作的骨干。在册的摄影人员就有五万多人,确实是个大队伍。公安摄影有一个很好的传统,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涌现了大量的人才。上海消防吴学华作为中国文联2001年表彰的全国唯一一位“世纪之星”,是全国公安摄影的杰出代表。


画轴里的春天 冯凯文摄 (2010.7 内蒙古响沙湾) 
 

公安摄影的队伍很大,也很活跃,他们拍摄的图片都用在了哪些方面?

公安摄影的记录作用是很重要的,公安事业发展的记录、作战训练的记录、警民关系的记录、案件的记录等等,天天都在产生着大量的图片。对内对外的宣传、新闻报道、橱窗展示、基层文化生活的开展,都需要图片的配合。国家各个媒体的报道,公安报刊媒体的宣传都需要大量的图片。公安新闻、公安纪实摄影的作用处处得以体现。公安摄影家积极参加国内外、警内外的大展、大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五年多来,公安摄影家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像奖、金牌奖、金奖等36个;在国内全国性比赛中获金、银、铜奖1200多项。10人被评为全国公安优秀摄影家。公安摄影家协会受到中国文联的表彰。


喀纳斯晨早  冯凯文摄(新疆喀纳斯)
 

能谈谈您个人的摄影创作主题和创作思路么?

最初,我是以新闻摄影为主的。后来,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之后,摄影的路子就慢慢宽泛起来了。社会纪实、民俗、人像、风光都有涉猎,风光拍的更多一些。由于在森林警察部队工作了10年,与保护森林资源的职责相关,拍的自然风光、森林风光多了起来。后来,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使我确立了10年来,比较集中拍摄的主题《穿越原始空间》。2008年出版了第一本画册《时光涌动》,许多作品都表现了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我的风光摄影作品不仅有纪实的,同时还有大量表现艺术风格的,这方面近几年我初步总结了一点自己的感悟。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在散文《荷塘月色》中大量地运用了通感,索久林专著《论风光摄影中的通感》给我不少启发。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建筑、戏剧等等的理念借鉴过来,融入摄影创作,我认为是提高作品质量的路径之一。学习借鉴吴冠中的美术作品,我拍摄了《沙漠迎旭日》,从美术中引发了我的《沙漠版画》、《画轴里的春天》、《托裱金沙》、《鲁朗秋色》,从音乐中引发了我的《森林乐章》,从生活购物中引发了我的《森林条形码》。我总结了风光摄影的二元想象空间或多元想象空间。有意创造画外音,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欣赏天地。运用抽象与朦胧的创作手法,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我在风光摄影中还大量运用隐主体构图和偏主体构图,力求让作品产生了更多的艺术张力。我把文学理念融入摄影,平时多读书,多吸取文学元素,用文学修养指导摄影创作,拍摄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走进文学思维,就会自然而然地拍摄出另一番别有风味的作品来。



托裱金沙 冯凯文摄 (2013.10 内蒙古巴丹吉林)
 


你在摄影中取得了哪些成绩和收获?

我的摄影作品2007年获全国首届《将军摄影展览》银奖;2012年获全国将军摄影展金奖;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获上海郎静山国际摄影艺术金像奖。2014年在全军首届“强军梦”摄影展中获银牌奖;2014年,获“中国摄影金路奖”;2015年,获阿尔山全国摄影大赛金奖,同年获中华摄影艺术金马奖。2010年参加在美国举办的摄影展;2010年“春之韵”巨幅风光摄影展在广东举办;2008年在平遥、2009年在大理举办风光摄影展;2016年,《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出版社分别在罗平、伊春举办了我的风光摄影展。

又见远秋 冯凯文摄  (内蒙古克什克腾)


在您之前的摄影创作经历中,有没有想和大家分享的故事?

这些年来,我闯入了许多人迹罕至的原始地带, 19次西藏之旅,3次骑马野营走进新疆白湖,5次横穿巴丹吉林沙漠,3次走进西藏墨脱,青海黄河源头4600米高山上留下我四次踏寻的足迹,巍巍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曾近百次拥抱我的春夏秋冬,那是我洒满童年笑声的故乡。我从最初的惊喜(陶醉于自然)到振臂疾呼(救救地球、救救人类自己吧)。我希望人们在阅读我的摄影作品时,能够意识到恢复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当然,这种追寻也让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我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零下48度的高寒气候下拍摄,汽车抛锚在渺无人烟的冰雪之中,幸好对面驶来的另一辆车解救了我们;在巴丹吉林沙漠拍摄时,汽车油料即将耗尽,我们迷失在沙漠腹地的死亡之谷,偶然发现远处地平线上的一条细线(废弃的发射杆)才走出困境。白湖之行是最惊险的一次,过沼泽、穿密林,住河边,与野兽擦肩而过,当马爬到必经之路巨石山顶突然累倒在地时,我起身后才发现两米之外竟是万丈悬崖。当这些险境都被一一克服,我拍摄到了绝美的原始空间画面时,再苦、再累、再险,也觉得不算什么了。


摊牛粪的女孩  冯凯文摄(青海玉树)
 


您的摄影器材有哪些?为什么选用这些器材?

我现在主要用两套摄影器材。一套是宾得6x4.5D数码中画幅相机,拍风光较好,质感不错。另一套是佳能1DX相机,由佳能公司免费提供我使用,拍摄速度快,质感很好,用着很顺手。


美丽家园 冯凯文摄(2011.9 内蒙古巴丹吉林)


您认为摄影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人总是应该有所爱好,我喜欢上了摄影。人总是应该有所追求,一生中除了努力做好工作外,就是希望在摄影中有所成就。摄影让我快乐,摄影同时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让我更加了解了社会、结识了朋友。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生活之源 摄影之缘》:“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稍纵百年。而每个人走过酸甜苦辣,历经阴晴圆缺,在海中游历,生生死死,心中奔腾着的还是大海。生活的远征,给予我们,也历练我们,让我们跋涉,让我们奔放。”既然我们爱上了摄影,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应该在摄影的海洋里,朝着自己认准的目标,全力地飞奔!


小主人 冯凯文摄(四川阿坝)
 


高傲的雄姿  冯凯文摄(2014 西藏墨脱) 



冯凯文摄影简介

冯凯文,曾任公安部消防局副政委,副军职,武警少将警衔。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被中国摄影函授学院聘为导师。
摄影作品2012年获全国将军摄影展金奖;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获上海郎静山国际摄影艺术金像奖。2014年获“中国摄影金路奖”;2015年获阿尔山全国摄影大赛金奖,同年获中华摄影艺术金马奖。

2010年参加在美国举办的摄影展;2010年“春之韵”巨幅风光摄影展在广东举办;2008年在平遥,2009年在大理,2016年在罗平、在伊春举办个人风光摄影展;风光摄影画册《时光涌动》2008年出版发行。多幅作品被新闻媒体刊发。6幅摄影作品收入中国国家地理《极致之美》大型风光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