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对“留住历史记忆”要有引导与示范

来源:中国摄影报 责编:刘宇 2016-01-22

围绕“2015中国凤凰摄影双年展”展开的“再说民俗摄影”话题系列的推出,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强调了针对民俗摄影现状,引导与示范的重要意义。


这次来参加凤凰双年展之前,我带着一点疑惑,主要是感到这几年民俗摄影的名声似乎不是特别好。拍民俗的群体占相当大的比重,这直接反映到摄影的各种展览和评选中。以前不久我参加评选的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为例,在纪录类来稿中,大概百分之七十都是民俗题材照片,且题材大量重复。从题目就可见一斑,冠以“最后的”“即将消失的”之类题目的照片特别多。我们常常感叹,现代化的大潮令传统文化流失。而看我们的照片,仿佛中国的主流社会一直生活在传统之中,从未改变。只不过,镜头中的所谓传统,很多并非是活之于民众之中的情感需要,而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的表演。

一般而言,文化差异性越强,对旅行者或者说摄影者的吸引力越大。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年这么多摄影爱好者热衷于拍摄自己并不熟悉的他乡民俗。很多地方为了吸引游人举办旅游文化节,吸引各地游客和影友参加。这些作品通过不断获奖和展出,又带动了大批新的摄影爱好者奔向这些地区,造成了似曾相识照片的不断出现。

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带有时代烙印的历史文化景观正在消失。严肃的纪实摄影家们做了很多保护性的影像记录工作。但大量爱好者不断地在重复前人的工作,缺少自己独特的发现和阐释的方式。

有不少专家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批评。我的好朋友、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陈小波曾在参加了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选后写过一篇《这样的照片容易被淘汰》(刊于中国摄影报2010年9月3日1版),提到22类题材,其中不少都属于民俗类。我后来专门就此和陈老师探讨过,她认为这些题材不是不能拍,只是全国影展不是展示这类照片最合适的平台。我觉得,以“世界民俗聚凤凰”为主题的凤凰双年展恰好给关注民俗题材的广大摄影群体提供了展示其中优秀作品的空间。这是为民俗摄影正名的一次机会。

我始终认为,摄影有多种功能——记录、审美、娱乐、装饰、商业,等等。摄影之于不同的摄影者,意义也是不同的。纪实摄影家的使命是做时代之眼、历史之眼、人民之眼。而对于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来说,摄影只是一项爱好,走马观花也好,蜻蜓点水也好,刻意猎奇也好,都无可厚非。他们选择摄影,就是选择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无论拍摄哪类题材,一味扎堆,欠缺思考,模仿复制,都不可能突出重围,迈向更高的层次。

对于这些年摄影为推动地方旅游做出的贡献,应该点赞,不应该一概否定许多地方为了吸引游客和影友所组织的所谓民俗表演。某些仪式和表演本身也是民俗的一种呈现方式。但是摄影者应该分清什么是真民俗,什么是假民俗。中国各民族,包括汉族,都有各自创造的民俗文化,很多日常生活事象,个人觉得也应该算在民俗的范畴之内。很多摄影者将其理解成少数民族摄影,甚至局限在西南少数民族摄影,显然是片面的。

再者,有些摄影者拍摄民俗照片时只注重光影的效果,缺少对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的研究和了解,对前因后果的过程、关键的节点,记录是不完整或者是不准确的。当我们依据这些照片认识某种文化现象的时候,也是不完整的。还有很多摄影者在后期编辑上存在严重欠缺。在表现民俗事象的时候,没有站在历史性、文献性的角度来思考,拍完就走,缺少文字记录和信息呈现,难以使照片产生价值。

我希望,通过凤凰摄影双年展展示的优秀作品,能起到一种示范的作用,当然不是让大家去模仿,而是从中得到启发。包括我们今天讨论民俗摄影,也应该引导大众的审美趋向,告诉更多从事民俗摄影的人,什么样的作品是好的民俗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