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在世界热点地区的中国年轻摄影记者

来源:《中国摄影》作者:马夫 责编:风入松 2012-05-14

拍得好,不仅仅因为离得近

——在世界热点地区的中国年轻摄影记者

    《中国摄影》正在策划这个专题的时候,供职于英国《星期天泰晤士报》的著名美国籍独眼女记者玛丽·科尔文(Marie Colvin)和年轻的法国摄影师雷米·奥奇力克(Remi Ochlik),在叙利亚政府军炮击霍姆斯市时被炸身亡。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很是不平静,局部战乱、自然灾害等极端事件让世界变得纷乱,也让处于纷乱中心的记者们付出了血泪与生命。据保护记者委员会(CPJ)统计,仅在2011年就有68位记者在战场殉职,过去10年死于战火的记者有几百人,加上媒体辅助人员,伤亡将是一个令人惊诧的数字。

    记者是个诱人的职业,而摄影记者,特别是战地摄影记者更是让人羡慕与钦佩。风流倜傥的罗伯特·卡帕,以他个人和作品的魅力,影响了很多人,以至于不少喜欢摄影的年轻人都幻想过成为卡帕式的战地摄影师。在混乱嘈杂的环境中,摄影师居然沉静地按下快门,给大家提供了心惊肉跳的真实可信的瞬间纪实,也告知了那个遥远地方所发生事件的真实。他们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在勇气和理智的驱动下从容地游走于生活和死亡之间。

    摄影记者兴奋于一个关乎生死的事件,不论战争还是自然灾害。但是,观看和记录生死的人,必定也要冒着生死的威胁。用生命作为代价的工作或许没有人心甘情愿地选择,但是,如果他的工作是让人们看到他们应当看到或者说触摸到的真相,向世人展示那些应为人知的事实并以此震撼着每一个心灵,让人类感动着,耻辱着,那么这份工作的意义就具有了让人们致敬的崇高。

    如今64岁的大名鼎鼎的美国摄影师詹姆斯·纳切威(James Nachtwey)在过去20多年里,作为一个目击者,并把他的照片当作证词,奔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冲突与战争的现场。他所有的装备就是一件白衬衫一条牛仔裤,还有挂在腰间的摄影器材。这位拿着相机与死神共舞的摄影师,心中充满了对人类的怜悯。他说:“作为摄影师,最难受的莫过于觉得自己的一切名声和利益,都是建立在别人的苦难上。这让我每天挣扎煎熬。我知道,如果有一天让个人野心盖过真正的同情,我就失去了灵魂。”

    以往,我们通常看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战争、骚乱、灾害的照片,几乎都出自像詹姆斯·纳切威这样的欧美摄影师之手,而最近几年,中国的媒体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记者在世界热点地区拍摄的照片。曾几何时,中国的驻外记者只有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等少数几家大媒体,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黄文等,就曾因报道中东和南联盟而名噪一时。

2011年9月,利比亚。钟锐钧 摄

    如果说新华社等大媒体记者被派往世界热点地区是中国新闻领域的规定动作,那么,近年来地方媒体,特别是热闹非常的都市报,派员深入世界热点地区采访,应该称作是自选动作。

    被称为中国“最著名小报”的《南方都市报》和创刊不到十年的年轻的《东方早报》以及新近窜红的《潇湘晨报》,它们都以针砭时弊、仗义执言的风格,不仅赢得了读者的追捧,在经营和资金上也愈发成熟和有着不错的积累。把盘子做大,把视野放远,或许是这些报社领导者的希望。同时,作为大背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全球地位的提高,共同造就了这些都市报不惜代价派出各路记者奔向伊拉克、利比亚、伊朗、以色列、俄罗斯、巴基斯坦、泰国、日本等等,这些时常出现在全世界新闻节目中的热点地区。战争、冲突、洪水、地震,这些震撼的事件通过中国记者的相机和中国人的眼睛让人们在自家信报箱里那份熟悉的报纸上惊讶地看到。前几天某位记者还在拍摄关于城市垃圾问题的照片,今天却看到他拍摄的利比亚战争的血腥。作为最普通的读者,也体会着报社的实力和记者的神奇,这无疑会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吸引力。

    在互联网等电子产品的冲击下,全球纸媒都面临着困惑而节节败退,中国纸媒却逆势而上,诸多缘由还需探讨。作为一个逐渐强大的国家,对世界问题的关注责无旁贷,用自己的声音去告知与传播也是十分重要,但我们对国际热点事件采访,特别是战争等极端事件的报道,尚属初试阶段,在记者培、后勤保障等方面还有许多欠缺。

    如今的媒体已经成了战争的一部分,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走向。现代战争愈加残酷,战地记者的处境也越来越危险,参战双方不再把记者作为绝对的中立者,而是作为敌人或潜在的人质筹码。欧美记者变得更加小心,他们去采访前通常会接受专业的训练,有时是军队的训练,或是像AKE那样的大公司。他们的培训课程包括模拟被劫持或是同事失去肢体的情景,以及如何处理伤口等等。一位合格的战地记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必须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熟练掌握拍照、写稿、发稿、语言、公关、急救等基本要求。当然,还要对采访的国家或地区的概况、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民俗以及事件的背景等有详尽的了解。

 

    2012年3月,日本陆前高田市,著名的“一本松”孤独地站立在一年前被海啸摧毁的废墟中。这颗松树已成为日本灾后复兴的精神依托。汪蛟 摄

    我们找到了六位最近曾到国外热点地区采访过的年轻摄影记者,他们多数为80后的年轻人,最小的只有26岁,平均入行五六年。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其中新华社的杨光、《潇湘晨报》的华剑和《东方早报》的贾代腾飞毕业于新闻专业,其余的《东方早报》的刘行喆和《潇湘晨报》的汪蛟是学习计算机专业,《南方都市报》的钟锐均则是学习俄语专业;其中刘行哲和钟锐钧曾有到国外留学经历。就是这样一群小伙子,以他们年轻的勇气以及对摄影记者的职业理想热情地投入到危机四伏的新闻现场。

    且不论这些年轻人照片拍摄的优劣,他们在那些世界瞩目的新闻现场的出现,就是中国记者的骄傲;他们与欧美那些大牌记者并肩拍摄的时候,就是中国记者地位的提升。前面提过的刚刚殉职的玛丽·科尔文曾说:“尽管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更加透明,但一般人还不能像参观马戏团一样去战地做报道,再传上互联网。所以,要了解战地所在的真相,就必须有记者冒着挨枪子儿的风险去实地调查。”所以,中国媒体的新闻图片不能仅依靠外国人的二手提供,我们要有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

    从六位年轻记者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以人道主义的视角和敏感缜密的观察,拍摄了许多在残酷现实中发现的温情与美好。他们也以孩子似的眼睛观看着战争与灾难以外的诙谐和趣味,从灾难和杀戮中唤起人性的柔软以及生命的快乐。而他们对在国外采访拍照的经验确有不足,有明显对欧美战地记者的作品模仿,而显得个性不足。他们有时过于追求画面效果,而倾向于艺术化,削弱了新闻照片的现场感、真实感。

    摄影记者不是战士,也不是劳模,却付出了平凡工作岗位上少有的艰辛甚至生命的代价。他们敬业的勇气和不计得失的精神,让这六位了不起的年轻人成为代表着新一代摄影记者的楷模,即使他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还要很长的时间去成长,但是仅以他们目前的作为,也足以让我们投出尊重的目光。这个专题的编发,也是向他们,以及所有正义而勇敢的摄影记者们致意。

    罗伯特·卡帕有句尽人皆知的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还不够近”。但是年轻的中国摄影记者们,他们的镜头,他们的身体,他们的责任,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心都离得很近很近,所以我们相信,拍得好,不仅仅是因为距离近,还有很多很多。

 

2011年3月24日,利比亚。杨光 摄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看《中国摄影》2012年5期P22-P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