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张岩松:摄影人的客串、转型与跨界行动

来源:中国摄影报 责编:叶紫 2011-04-06

    作家和演员们可以堂而皇之地策划、展出摄影作品,美术和当代艺术界的名人准名人拿起相机便有摄影作品问世,更多各界人士开始用影像展示自己的“艺术追求”。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摄影行当的闯入者,惯常思维中只会扛着相机拍照片的摄影人,是否还在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摄影人又该如何应对传播和技术手段不断革新对这个职业的影响?

    客串的异动

    阳春三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南方都市报全媒体和奥一网以“开局‘十二五’幸福全中国”为主题的全国两会报道集纳各种媒介,全面开花。在其天天上线的网络视频节目中,一个不少新闻摄影记者熟悉的面孔“摇身一变”,成为“两会点对点”的主持人,西装革履的严肃形象,很难让人将其与曾经奔波在各个新闻现场的该报摄影记者刘可联系起来,将其与在亚运期间广州的各个地方玩自拍的时尚青年联系起来。对,就是摄影记者刘可,他尝试着在节目中面向公众正襟危坐谈论严肃话题的间隙,照样会承担两会期间的一些摄影报道任务。主持也许只是他的一次客串,但这样的客串很有型,也让新闻摄影的同道中人感佩于其另一方面的才能,感慨于南方都市报这样的媒体借助新型传播手段为摄影记者创造的新机会。

    其实,职业摄影人类似的客串行动早已是常态。1997年6月,《纽约时报周刊》特别邀请摄影家吴家林为该刊拍摄创意时装摄影作品。“那是我拍摄的第一张时装照”。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模特,吴家林把女儿叫来“客串”。那组时装照后来在《纽约时报周刊》登出,吴家林发现自己的作品被图片编辑做了跨页处理,放在了最显著的位置。“从那以后,有不少人找到我,建议我去拍时装照片,他们认为那样可以让我获得丰厚的回报,我拒绝了。”这样的一则公开报道,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摄影家突破本身专业特长的客串,有时候真的是偶然机遇。能否成功,则要看本事的高低了。

    目下的时代,职业摄影师的身份越来越模糊,有时尚摄影师为艺术家的影像专题创作客串掌镜拍照片予以记录的,有知名新闻摄影记者为一个画册项目客串拍摄舞台剧照的,更有摄影人与刘可一样,登上电视荧屏等媒介担当主持人等。至于时尚摄影师担当选美之类活动的评委,商业摄影师转行去拍摄电视电影,摄影人在媒体上开专栏无所不谈,只要去客串,就一定会顺其自然,恰如其分。

    客串是尝鲜,也是发掘摄影人更多才能的试金石。艺多不压身,最终还是缘于对摄影的那份热爱,和由摄影生发出来的灵感。

    转型的行动

    2010年9月,“梦想永恒 艺美重现”奥林匹克美术作品回顾展在北京鸟巢金色大厅举行,新闻报道中称,“摄影艺术家程玉杨的《返》系列作品之《故宫》,作为唯一受邀的影像艺术作品参展,备受关注”。如果由此往前推算五六年,彼时的程玉杨还负责着一家都市报的摄影部工作,是一位纯正的摄影记者,每年都有一些新闻摄影佳作问世。从汶川大地震后拍摄的《神·人》在艺术品市场小试牛刀,到《返》系列、《胡同》等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负像拼贴的大幅佳作,程玉杨确立了其独特的摄影形式,也为他正式转型成为自由的影像艺术家创造了条件。

    像程玉杨一样从媒体走出转型做职业艺术家的还有前数年从羊城晚报走出的王宁德、从城市画报走出的曾忆城等人。以去年在各大摄影奖项中都颇有收获的两位年轻摄影师张晓和严明为例,他们都曾是媒体的摄影记者,均在深思熟虑之后辞去公职,开始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来拍摄自己的专题,在艺术品市场中行走,以基金等支持拍摄。曾独自驾车走318国道,从我国领土最北端一路独行到南方,出版过两本图文书的自由摄影师骆丹,也有过同样的摄影记者经历。

    张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相机的确只是个工具,当你厌倦了某一种形式之后,那相机自然就被淘汰,而新的、适应你的也会随之出现。”或许他们的转型也与对旧的摄影状态的厌倦和对于自我理想的追求有关。

     一些职业摄影记者在工作多年之后,会萌生出转行从事商业摄影、摄影教育或者开拓其他领域的想法——当职业生涯长期没有新进展,面临瓶颈之时,尝试转型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只是设想者多,行动者仍在少数——这需要的是勇气和水平。

    新闻摄影记者出身,曾在国内外多个新闻机构任职的储璨璨,与同样是摄影记者出身的康亚风,共同经营着一家以公关摄影为主营项目的公司。他们的客户已涉及宝马等诸多大品牌,或许这个全新行当,将会由两个从新闻摄影转型而来的年轻人共同开创。

    跨界的举动

    北京奥运会期间,在798艺术区一家画廊内,时装演艺圈的知名摄影师苏东忙乎着张罗了一场自己的摄影艺术展览,展览题目是颇为个性化的一个字,《我》。日常为众多知名品牌和一线杂志服务的苏东,用身在不同奥运项目中的人的形象,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的距离感。他将画中人的身体塑成一个瓷人,自由受到束缚,却又无法束缚那积聚深处的力量。现实与内心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大众生活题材予以抒发。有评论者称,这是作者对于年轻一代生存状态的感触与揭露,又是对自我的一种深刻剖析。不时出现的红色五角星,点亮了画面,佩戴在一个有着厚重历史感的绿色军帽上,使得这种本来严肃的、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特征有影无形,成为一种艺术的符号和印记。

    比苏东更早进入艺术品市场的女摄影师陈曼,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媒体专业,曾与国内外数十个知名品牌合作,她的工作室就设在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图片产业基地北京竞园。从其个人履历来看,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国内,她每年都参与十余个甚至几十个群展,也会时不常地举办个展。作为学院派出身的时尚摄影师,陈曼将商业影像与艺术摄影的理念相融合,创造出许多意在打破现实束缚的形象,比如其作品中用迷你坦克和战斗机等象征物进行混搭所创造的离奇世界,再比如把嫦娥1号月球探测器与美丽的模特宇航员形象相结合的创意,后者被用作伦敦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的“今日中国设计”巡回展的海报。大胆的创意和独特的视角,让她的作品成为尤伦斯艺术中心等国内外艺术馆、画廊的常客,也让她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时尚摄影师之一——二者兼顾,游刃有余。

    新闻摄影记者出身的时尚摄影师颜志雄,2010年夏天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展示的是他在摄影各个领域的综合实力。从纪实专题到时尚摄影,再到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如《早春》等系列),短短十年时间,颜志雄的跨界行动步子快又新意多。

    知名女摄影家王小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跨界“能够激发一些新的东西。就我自己的观点来讲,总往一个方向,可能会陷入死胡同。”她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合作项目,“可以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去发现处于科技最前沿的纳米科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突破。纳米技术有很多东西都是超前的,需要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医学的技术相结合,才能实现,也只有跨界的思维才能够做到”。她所用的手段,仍然是影像。

    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革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行业也开始分化,一些摄影记者仍在坚守,更有一些新闻摄影界人士,尤其是年轻的从业者尝试着跨界从事新领域的工作。曾在多家媒体担任视觉总监的摄影记者王桂江,如今的身份是北京百莲诺文化传播公司的负责人。在2010年,他不仅受邀去拍了上海世博会的摄影专题,还策划各种摄影活动,而且联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酷6网举办了国内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摄影界参与的新媒体短片大赛。即使是基层的摄影人,也会尝试着跨界。经常参加北京各项摄影比赛活动的摄影师程序,在4月2日北京举办的一项公益摄影展览中担任志愿者,名片上还印了另外一个身份——策划师。还有的摄影人随着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策展人、经纪人或者评论家等。

    最有意思的是,曾经以人体摄影而扬名,策划过千人人体摄影活动等项目的摄影师何远波,如今是腾讯旅游频道的CEO,不知曾策划过许多摄影活动的他能给旅游行业的全新网络媒体带来什么。

    适应的主动

    几乎所有摄影人突破自身职业或特长的新尝试,都是主动的选择:或者另谋高就,或者激流勇退,或者破釜沉舟,或者随着曾被压抑的喜好而选择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或者在横跨不同领域的两难选择中必然做出舍弃。无论如何,从客串的能力展示,到转型的全新体验,再到跨界的勇敢尝试,摄影人的主动选择,证实着新时代摄影群体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活跃程度。

    其实,摄影事业的发展和摄影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创造了许多全新机会。摄影人对于这个在各个层面都能够发挥独特作用的媒介的熟稔运用,也使得其本身在学习掌握多方面技能层面拥有优势。面对生存压力和多媒体等挑战时,摄影人必然会以快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充实新的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的佼佼者自然能为自己寻找到一方新的天地。

    客串、转型、跨界似乎是一种时代的潮流,摄影也不能例外。2010年,法国才华基金的项目总监Didier de Fays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就明确提出,他们关注比较“跨界”的摄影类型,尽管才华摄影师基金主要有四个方向:纪实/报道、肖像、空间/风光、时尚,但是非常关注的是能在这四个领域进行“对话”的摄影类型,比如做时尚、肖像类的摄影家可以和偏重纪实或是空间摄影类型的进行“对话”。同一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和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就共同主办了首届国际摄影与设计创意艺术大展。举办大展的初衷,是因为摄影不再单纯是影像的发现与再现,设计也不仅仅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工作。它们最终以“破”与“立”的姿态统一于“创意”。此次活动围绕“创意”核心,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并试图探讨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学术命题。

    不是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多元化发展的世界和更注重创新和个性的艺术,为摄影人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如何在保持摄影传统和职业水准的同时尝试新的挑战,摄影人的步伐或许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