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人物]杨承德,一个不断跨越真实与虚幻的摄影人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鲁豫 2010-12-22

    2010年12月4日,初次看到杨承德的展馆时,印象中展览的那组《真实的影子》色彩很炫丽,拍得很虚幻,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来得及细看。

    当我第二天再次经过他的展馆时,看到门口围了一大群人,拥挤在一起,在看什么东西。下意识里我也凑了过去。现在,我很庆幸我走了过去,聆听到了这么美妙的故事。
 原来,杨承德正在跟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夫人玛琳•鲍德里亚交谈。面前摆着厚厚的3摞,几个专题100多幅微喷的作品,他一幅幅耐心地讲解创作的构思、主题、技法、背后的故事趣闻,引来影友们围观、旁听、拍照。

    这让我看到了一个认真的、深刻而又热情的杨承德。

 

杨承德

    对于4岁就开始学习书法、绘画,1979年开始涉足摄影的杨承德来说,他自己对摄影、绘画、书法、哲思之间的关系,有独特感悟,对摄影艺术十分执着,常常会为了拍摄一幅作品等上一天的时间。看杨承德的作品,有的具象真实,有的抽象虚幻,非常有意味、很耐看、能打动人。

    下面展示的4个专题作品,初看时觉得差异性比较大,但是,慢慢品味,你又会发现它们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内在联系——尽管你在看的时候,思绪会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跳来跳去。#p#副标题#e#
 
     关于《真实的影子》

    杨承德的《真实的影子》系列,是一组虚幻中蕴涵真实的作品。

    杨承德说他很欣赏英国摄影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佩服他坚持探索照相机多种多样的工作方式和摄影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但他也觉得他的创作自己是主体,对象是客体,人为拼贴,制作的成分过多。他要把大卫的做法反过来,让对象成主体、作者是客体,由对象自主偶发地将源图像解构,再建构出具有新面貌、新含意的图像,也就是由对象自己完成拼贴,作者只是有选择地记录下来,加以集合整理诠释,表达所思所想。

    杨承德的创作缘自他对现代社会的看法。他认为,自从数字技术掀起信息革命,人类就更深地陷入了自己创造的双重性困境。人们在享受快捷便利信息交流的同时,自己又被无处不在的、越来越精美的虚幻所包围、置换、干扰甚至折磨,与实在世界逐渐疏离、隔绝。

    他把最普及、最强势的电视传媒作为表达自己理念的对象,捕捉荧屏上闪耀失真的画面,把那些若隐若现、交错重叠地布满马赛克的瞬间记录下来,揭示出荧屏上光鲜亮丽画面的背后,无非是一些数字矩阵,就像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所描述的洞穴的影子,以此来象征“信息管家”通过有意识的符号编码,对现代人心灵和生活的改变与控制。

    最让我难以想象的是,这些作品是以“狩猎”的方式拍成的。他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面前架着照相机,手里捏着快门线,凭直觉拍下偶尔闪现的他感兴趣的画面。这么样搞艺术创作真是够酷的。

    这种时间、空间错位导致乱码所形成的作品,具有摄影表达方式的突破性意义,创造了另外一种真实,另外一种天然美。马赛克随机组合的画面很狂野、很奇特又很合理,色彩丰富而自然,构图令人叫绝,有一种硬朗、激越而又浪漫的当代意味,蕴含其中的意蓄可以无限遐想,它们让我想到马奈、莫奈、雷诺阿等印象派大师的画作,想到毕加索的立体派,想到罗斯科的当代艺术,但又都不是,是摄影的,是当代的,是有哲学深度的,是贴着杨承德个人标签的,并冒昧地称其为“杨氏马赛克”。

    这组作品从拍摄、制作到展出,总共只用了7天工作之余的时间。问过杨承德才知道,这个理念和技法,他已经琢磨、试验很长时间了,直到广州亚运会结束的前一天才成。或许你会说,这个创作很简单嘛,不就是拍拍电视画面吗,谁都可以做到呀。我倒是觉得,这不单是按按快门那么简单。你先要有一个理性很强的构思,要选准画面,要有预测多少分之一秒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的敏感性,还要有抓得住转瞬即逝画面的敏捷度,运气还要相当地好;当然,作品要有解读的价值,有哲理支撑,立得住,有分量。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关于《景观的对视》

    《景观的对视》系列是杨承德关注环境问题的一个大项目,05年开拍至今。杨承德说:“我们在看景观的时候,实际上是景观在看我们,是'对视过程'。”

    当问及是否会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反映变迁过程时,杨承德否认了这种做法,表示不会刻意这样去做,让照片的内涵去表达。通过跟杨承德的交谈得知,他有一个基本观点:此类摄影要很严谨地把握思维逻辑和场景选择,避免偏颇认知。他说:社会、经济要发展,人类生活要改善,离不开空间的拓展,必然要利用自然条件,合理的“毁坏”是无可厚非的,建设过程中的“不雅”场景也不该受到指责。出现在他镜头里的必然是有充足理由指认其非理性之所在的,这也决定了他的影像表达方式,必须排除虚构、制作或调侃,充分利用场景的原始含义,挖掘表象背后乱象变为日常、虚幻变为真实的本质,形成朴实而含蓄的艺术风貌,从更高层面去达成作品的意义。

    看得出,他在拍摄《景观的对视》系列时,是在以一个观察者超静穆的姿态和视角,着力刻画场景中经年累月的痕迹,呈现其内在的神圣感和诗性,揭示其成因或结果的荒诞性。有的作品也在关注那些不近情理的过程,将人类对自然的施暴行为作视觉定格,有的还记录下典型的细节。画面中虽然没有人的存在,但充满了人类的行为。

    让我们遗憾的是,摄影艺术的局限还难以表达这样一个真实:大自然是脆弱的,它难以承受人类肆无忌惮的摧残,但它又是强大的,人类在它面前显得既渺小又脆弱。摄影家只能用作品提示我们:人类应该怀着敬畏、感恩之心,小心翼翼地与自然和谐相处,象爱护我们自己一样爱护大自然。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关于《传说》

    《传说》系列是一组真实与虚幻兼融的作品,意在表达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作品从2009年开始创作,最初是在广东境内拍,后来到了湘、鄂、陕、浙、苏、沪,杨承德说以后还会去更多的地方拍。

    《传说》系列全部用传统胶片相机,以宽幅画面的形式,记录着那些承载历史、社会信息的场所和雕塑,很真实;同幅画面中的人群,经过重复曝光层层叠加,人群恍恍惚惚的,又很虚幻,真实和虚幻融为一体,“构成一种时空交错迷离的境象,一种现实与历史的对话情景”,它们是社会的浓缩与再现,是对一幕幕生活、事件的“寓言”。

    《传说》的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有故事,都是一种“历史”。有的影友可能会问,有的作品好像并没有什么久远的历史痕迹呀?

    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武德曾这样评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并非在这个词的通常意义上,即当代史意味着为期较近的过去的历史,而是在严格的意义上,即人们实际上完成某种活动时对自己的活动的意识。因此,历史就是活着的心灵的自我认识。”

    所以,我能够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对于他而言,传说,又或者是历史,都是自我心灵的再认识。当我们面对这些真实传说的物化形式——遗址、雕像,以及现实的社会万象,并把他们记录下来,摆在面前一一审视,就象是把历史与现实并置在一起,听得见它们在对话,甚至听得见它们就史实、价值、意义在相互发问。

    杨承德重新定义了传说,进而让传说重新定义了我们——在传说中长大,而后又在现实世界中迷失。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关于舞蹈摄影

    杨承德曾经多年专注现代舞摄影,是我没想到的。

    现代舞这种革命性舞蹈,大多表现生命的状态、意识和情感,锐意创新,节奏快,照度低。怎样让平面的、凝固的画面灵动起来,使舞蹈摄影更具有表现力和生命的质感,难度非常之大。但杨承德善于哲思、崇尚创新、对美很有悟性、有捕捉瞬间画面的专业反应能力,这些都是与现代舞高度一致、莫名契合的。

   杨承德说:拍舞蹈其实与拍其它题材一样,舞台犹如一座山、一湾海,舞者就是一棵树、一片云;秉承现代舞之母——美国舞蹈家依莎朵拉·邓肯所提倡的“肉体的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的理念,拍舞蹈要与舞蹈的涵义相贴近,又要保持距离,要用心去触摸舞蹈剧目的精神内涵,把舞蹈——摄影——心灵三者完美结合,才能自信从容、心有灵犀,以相机作笔,以舞姿为墨彩,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将现代舞那摧枯拉朽的力度、风驰电掣的速度、跨越天地的广度和昭示人生的深度,浓缩成一幅幅风姿卓越、异彩斑斓的光影交响。这样,作品既是舞蹈的,更是自己的;既是客观反映,更是主观营造,作者就是另外一个光与影的舞者,让舞蹈的涵义和形象更精彩地复活、永生。

 

 

 

 

 

#p#副标题#e#

 

 

 

 

 

     我们期待杨老师的下一组作品。

    关于摄影师:

    杨承德,行政人员。1979年涉足摄影,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多年专注舞蹈摄影,《般若精神》系列参加2006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和第23届亚洲美术展;《恶之花》系列参加2007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风景》系列参加2007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景观的对视》系列参加2008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传说》系列参加2009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真实的影子》系列参加2010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文/张双双  摄影/杨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