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动态影像艺术空间】在影像穿越和建构现实下的美术馆数字化研究型策展——以北京国际摄影周2020“动态影像艺术空间”为例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彦希 2020-11-11

10月17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20“动态影像艺术空间——影像:穿越现实”展览在中华世纪坛二层世纪大厅开展。本届“动态影像艺术空间”在中华世纪坛巨型壁画“中华千秋颂”的环境背景中呈现,结合“影像:穿越现实”的学术主题,以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提升陈列展览质量,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为初衷,利用数字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为观众导览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思想文化。


在影像穿越和建构现实下的美术馆数字化研究型策展——以北京国际摄影周2020“动态影像艺术空间”为例

作者丨高敬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物活起来是近年来文化界的热词,如何进一步“让文物活起来”,很多美术馆、博物馆做了不同形式的尝试,例如拓展沉浸式体验展,为博物馆插上综艺的翅膀,也有多种学科的跨界融合,用VR技术、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等。

在策展作为美术馆、博物馆建构未来的重要方法的今天,大多数馆的建设与策展仍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和文艺发展方向,需要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梳理策展的社会责任,用优秀的展览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和审美期待。北京国际摄影周 “动态影像艺术空间”通过三年来的探索与实践,逐步为动态影像艺术与固定陈列展策划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定位:搭建全新的国际化学术实验平台

“北京国际摄影周”创办于2013年,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华通讯社图片中心、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共同承办。2018年创建的“动态影像艺术空间”是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实验单元。这一单元的设置并非突如其来,一方面,以北京国际摄影周为平台,致力于为海内外艺术机构搭建全新的国际化学术实验平台,旨在以“动态影像”为沟通媒介,探索艺术、哲学与技术融合创新的多种可能性,为摄影周这个成熟的品牌项目注入全新的艺术血液。另一方面,北京国际摄影周有着举办“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研讨会”的强大基因。

国内媒体艺术展最早的大规模呈现从2004年开始,由清华大学与全球最大的媒体艺术中心——德国的ZKM,以及在欧美各国极具影响力的新媒体艺术机构如荷兰的V2、奥地利的电子艺术中心Arts Electronica、澳大利亚MAAP、加拿大的邦府中心、巴塞罗纳媒体艺术与设计中心、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这个持续三年的项目,将当时与国际有关媒体艺术的前沿论述和实践以及教学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内地,包括大家现在很熟悉的奥地利林兹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 以及荷兰的 V2_ 不稳定媒体中心(V2_Institute for the Unstable Media) 。展出了国际知名艺术家和知名院校创作的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机器人艺术、交互影视、软件艺术、游戏艺术等优秀新媒体艺术。

1605258026187699.jpg

2004北京首届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  展览现场

1605258026241915.jpg

右图:2006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  展览现场

动态影像(Moving Image)不是一个特定的媒介概念,它存在于各种媒介中,20世纪的先锋派把以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从摄影到电影,再到录像,直到虚拟现实以及介于其间更多的其他形式)引入到了曾经被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占据的领域。从早期的实验电影、录像艺术到数字动态影像,所有的新材料、新媒介都引入了艺术,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展览线索聚焦于“动态影像”和“跨媒体”,并最终体现在传播渠道、展示方式和策展理念上。动态影像不仅单一特指影像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指向在当代语境下动态的创作方式。对于动态影像的多角度解读也影响了现今众多影像展的策展方式。动态影像是数字化时代图像创作的必然产物,借助数字技术的日益发展,动态影像的创作观念及作品形态也不断丰富与深化,使“数字想象”与“数字叙事”成为含涉面极为广泛的语言方式。

“艺术空间”暂以中华世纪坛为基地,突出场域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变革,未来的“动态影像艺术空间”必将延展及结合至虚拟空间、未来世界。虚拟的公共艺术空间或许将来会变成一个重要的艺术表达平台或呈现形式,也必将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是一种具有传播性的社群,需要去建构的一个新的空间体系。“动态影像艺术空间”的首次亮相并未设置主题,而是通过策展与当代影像发展史建构的理念,意图通过影像去探索空间与移动影像之间存在的可能性,在打破动态影像叙事的固有特点同时,通过影像与环境的融合,利用不同的投影介质让影像有了多角度的理解,同时也挖掘出动态影像的新形态。参展作品从国内外多家机构几百个作品中遴选出来,有中国大美风光的延时摄影、改革开发40年的国内繁华城市的流动影像、故事短片,人文纪录片和艺术类型的探索装置影像等。

3.jpg

首届“动态影像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动态影像艺术空间2019展览主题为“融合·境界” ,策展理念聚焦全球与本土,试图通过人类共同生存与进步的目标和理想,思想逐渐走向融合,东西方艺术的触合,以超然的态度超越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使艺术呈现为多元化和丰富性,激活创造性和思想活力,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展现方式则是通过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手段将影像作品用艺术的思维和表达将人工智能新技术,运用声光电等多维度的呈现,这种全新的尝试,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艺术实验场,让观众进入未来的艺术视觉新体验,力图以独到的方式展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引领观众走入探索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全维度的思考空间。

展览结构为立足本土影像、聚焦全球化、探索未来实验性。展出内容有:Cave作品“水乡遇到水城”、航拍作品“飞翔中国”、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中的八集、"CNC"第四届全国延时摄影获奖作品,“全国短视频创意峰会一一获奖短视频”、短视频"中国青年的样子",360全景"极限挑战",实验短片"量子纠缠起源","国内高校摄影作品","国外高校摄影作品"共十大内容。其中,有效运用科技手段来完成艺术创作,成为这支先锋群体和主要亮点。

1605258026711849.jpg

Cave作品“水乡遇到水城”

5.jpg

之之永无止境视频装置

问题:转换既有的视角和思维,让过去指引未来

已经举办了两届的“动态影像艺术空间”,在2020年由我来主持该项目,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促使我必须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首先,我需要“回眺”,“回眺”她有什么样的价值,与未来有什么关系? 在回顾北京国际摄影周及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研讨会的历史经验之后,如何转换视角,让过去指引未来——国际化学术实验平台的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媒介变革下推动社会美育的途径和方法……因此,也初步建立起了本届“动态影像艺术空间”策划的问题意识。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0延续以往七届摄影周以摄影本体属性为学术立足点设立主题的传统,结合影像文化的特征和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学术主题为“影像:穿越现实”,学术总监李树峰指出,对摄影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我们的目标是用影像穿越和建构现实。作为信息时代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态势下所创意出来的产物,影像业已成为信息记录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影像可以与记忆直接相关,也可以与想象相关,而记忆与想象都与现实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我们利用影像在技术的迭代交替中记录现实,也在影像“云”中建构大众认知的主观现实。

如何结合摄影周的学术主题,在中华世纪坛固定陈列展“中华千秋颂”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巨型浮雕壁画展厅中进行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如何才能使展览陈列更加贴近当下人的感知和欣赏方式,从而使展览更符合当下观众的文化需求?如何不脱离历史语境与情感线索在时间和空间的媒介上进行动态影像的合理应用?成为了该项目的新课题。

以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提升陈列展览质量,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为初衷,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作为本次展览策展人,带领团队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数字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增强固定陈列展“中华千秋颂”的分享性、智能性、互动性与参与性,通过动态影像营造强烈的听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赋予静态空间或单项展品以动态化的效果。

展览以影像穿越为内容主线。同时进行现实、科技、时间、空间交互的内部逻辑呈现,以北京邮电大学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联合开发的“世界艺术云图2020——云立方·千秋颂2.0”为依托,运用现代的虚拟成像技术再现文物的非凡魅力,在古今交融、多形态数字媒体设备与多维度文化内容融合的探索中寓教于乐。

在与固定陈列的数字化呈现方面,LED 地屏的时光隧道展现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上的历年大事记;利用触控交互魔屏进行千年手卷的展览内容导览;由“中华千秋颂”中的河图洛书与周文王八卦两个元素组成,利用VR技术实现虚拟现实体验,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交互,阐释古人对时间、宇宙与自然万物的探索与思考,带领参观者游历于神话与历史的虚拟情境当中;用触控交互桌进行互动游戏体验,让观众了解自然,表现中华文化镕铄天道、人事与物象,直面自身生存世界的道理;通过CAVE镜像空间动态还原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震撼场景;使用 AR探究镜解析巨型浮雕壁画背后的人物故事;在“中华千秋颂”中开国大典的章节,用开国大典电影片段放映的光束穿越玻璃装置投射在壁画上,产生多层次多介质的时空叠加效果;在基于当下现实方面,导演与制作的场景,作品“影像:穿越北京”在空间站的白色装置内,放映当下北京的影像与历史上北京的影像相互交融。同时,呈现“入梦,溢彩,流华”为主题的意境营造互动装置、第五届新华社延时中国短片展以超乎三维空间之上的视角来见证中国城市的变迁与日益强大的祖国。

放眼全球的美术馆、博物馆数字化发展,从1993年成立的卢布尔雅那云端美术馆到2011年上线的“谷歌艺术计划”虚拟博物馆成为线上展第一发展阶段、到基于当前主流的沉浸式漫游体验数字艺术展,充分利用“声光”技术将名作还原成3D场景,如巴黎光影博物馆——梵高作品沉浸式展览、德国法兰克福历史博物馆的沉浸式展览等。近几年,国内在沉浸式展览方面也进行了不同主题类型的呈现:“印象莫奈: 时光映迹艺术展”,以及根植于东方文化的观念、呈现古典美学情境的数字意境展“瑰丽·犹在境(The Worlds of Splendors)”、寻梦海底两万里并感知深海世界生命力的“深海之光”沉浸式艺术展等结合技术创新的应用在交互式体验上也都进行了积极内容转化和市场探索。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0“动态影像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策展:以审美教育为目标推动公共文化发展

展览以审美教育为目标。今年的“动态影像艺术空间”在固定陈列展与动态影像艺术的结合应用,动态影像投射在巨型浮雕壁画上,产生了更多意义或通感,并为观众导览了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深厚历史中所蕴含的思想,农耕,科技,文化,在寓教于乐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心。同时,对当下现实世界的观照同样成为对中国社会里个人经验的独特回顾,对国家集体记忆的系统梳理,还包括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形象的持续塑造。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不同于过去静止不变的机构,当今的博物馆正在重新定义自身,变得更具交互性,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它们成为了文化中枢,是创意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观众可以共同创造、分享和互动。

目前国内多所博物馆都进行了结合较为先进的展陈技术手段,故宫早已成为“网红”,一砖一瓦皆是故事,通过技术开发、IP升级、上综艺节目等立体的创新形式,为消费者带来方便,也为博物馆带来可观的经济增量。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展”也积极适应日新月异的媒介变革,向趣味化、体验化方向靠近。聚象科技沉浸式博物馆整体解决方案引入观众互动体验的互联网+AI技术,互动体感技术,全息互动投影技术,沉浸式投影系统,全景电影展现,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集合声、光、电、投影、图像、文字、互动视频等内容让美术馆、博物馆更加现代化和信息化。这些都离不开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引领与扶持、各馆及品牌项目的精准定位与探索、策展团队积极的创新意识,以及有效的社会媒介传播与推广,得以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美术馆、博物馆作为具有社会审美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和责任,在展览陈列中增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近几年各馆在面对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新课题,把文物藏品所承载的灿烂文明和历史智慧展示给公众,还特别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对策展理论的建构,对当代艺术的精神有深邃的理解和新兴媒介的合理应用,以及对市场和受众人群的趣味引导与把握。

二、需增强通过策展人的思考与判断,以对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为前提,以特定展览的文化取向和理论见解为支撑,形成具有鲜明学术意识的展览。

策展的源头是思想,通过策展激活藏品,运用动态影像艺术或成为美术馆、博物馆数字化时代将文物活起来的基石贯穿展览,使其相得益彰。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