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行为艺术之母” 阿布拉莫维奇中国首次个展即将开幕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Lee.W 2019-03-07

展览海报.png

展期:2019年3月16日至6月15日

地点:北京光社影像中心

地址:北京顺义区天竺园路12号院56号楼

北京光社影像中心很荣幸地宣布,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个展即将于2019年3月16日在北京光社影像中心开幕。本次展览将包括阿布拉莫维奇几个重要创作阶段的照片、视频和装置作品,其中多件作品更是首次在中国亮相。本次展览得到了里森画廊及艺术家本人的大力支持。

自70年代于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开启艺术生涯以来,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先锋的行为艺术家之一。 阿布拉莫维奇创作的主题和媒介始终是身体,作品透过多样不同的表现形式,运用片段、破碎、非线性、重复等手法,承载于身体,用身体来展现。 

阿布拉莫维奇的职业生涯一直充满了关注与争议,她的创作方式狂野大胆,并且总有一种行走刀锋的偏执疯狂,这大概与她童年过于严苛和压抑的家庭环境有关。阿布拉莫维奇为自己打造了三个分身:一面激烈;一面超越;一面平凡而率真。她将之分别称为:战士玛丽娜、精神的玛丽娜和糟糕的玛丽娜。

光社展厅一层的作品是艺术家对于内在自我的探索,即糟糕的玛丽娜。作品《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Art Must be Beautiful, Artist Must be Beautiful,1975年)是由20件摄影作品以一个方形组合的方式呈现,记录了艺术家的行为表演 - 用一把金属梳子动作激烈地梳理她的头发,同时重复“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直到摧毁了她的头发和脸部。艺术家在《释放记忆》(Freeing the Memory,1975年)作品中进一步探讨了这种自我的丧失。在视频中,坐在椅子上、头向后倾斜的阿布拉莫维奇把所有可能记得的话一口气说出。通过背诵记忆中存储的所有单词,她试图摆脱所获得的语言。《释放记忆》是阿布拉莫维奇试图净化身心并试图关闭意识的系列表演的一部分。自1975年以来,阿布拉莫维奇从东方哲学礼节和仪式中汲取灵感,以找到身心之间的和谐平衡。《玛雅舞蹈的五个阶段》(Five Stages of Maya Dance)此次也将展出,其灵感来源于玛雅文明的萨满舞蹈。艺术家的自画像被精确地雕刻成雪花石膏,当你走近它们时,又会解构成石头。表面和图像之间的关系需要不断重建; 也表明艺术家的肉身在这种微妙的光与石关系之间的体现。

光社展厅二层作品可以看作是战士玛丽娜到精神的玛丽娜。 作品从她开创性的《托马斯的唇》(Lips of Thomas)开始,在消耗了一公斤蜂蜜和一升葡萄酒之后,她用一把剃刀将五角星刻在自己的腹部,然后再放上冰块。从1975年到1988年,阿布拉莫维奇和德国艺术家乌雷一起表演,处理二元关系。同时展出的还有《无法估量之事物》(Imponderabilia,1977年),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在门口赤裸地面对面,迫使观众从他们之间穿过进入房间。在1989年单独表演后,阿布拉莫维奇开始在作品中展现她的个人历史。作品《英雄》(Hero,2002年),给了艺术家与父母面对面的机会,父亲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斯拉夫歌曲在整个场景中播放。 阿布拉莫维奇最近的作品则对“持续时间”概念感兴趣,并与公众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迷魂药III-双连画系列:闭上眼睛我看到幸福》(With Eyes Closed I See Happiness,2012年)是一个把世界抛诸身后的隐秘邀请,让自己深入了解自己。这些静默又疲惫的冥想尝试希望达到平衡状态,对事物给予重视,并感知它们的热度和能量。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被描述为“最激进的行为艺术家之一”,她的表演已经超越了形式的挑衅,并创作出该类型中最重要的作品。不妥协和经常令人震惊的阿布拉莫维奇,其行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就是持续不断地试验并探索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以及肉体的极限与思维的可能性。

关于艺术家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是最早被世界级博物馆正式接受的行为艺术家之一,在超过25年的时间里于欧洲和美国举办过多场大型个展。她的第一场欧洲回顾展“The Cleaner”于2017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现代博物馆展出,随后在丹麦哥本哈根的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挪威Sanvika的Henie Onstad(2017年)以及德国波恩的Bundeskunsthalle展出(2018)。 2020年,阿布拉莫维奇将成为第一位在伦敦皇家美术院主画廊举办大型个展的女艺术家。

关于光社

光社承继了成立于1920年代的中国第一个摄影社团“北京光社”的艺术基因。光社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以摄影为主要媒介的当代艺术为己任。光社致力于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展览、设计与实施满足当下迫切需求的教育项目以及建立体系性的摄影与艺术收藏,在将自身的充沛能量注入到当代艺术现场的过程中,来主动引领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的潮流,积极改变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生态,持续激活当代中国的影像艺术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