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王建中:我拍下了我磅礴的心跳——恢弘长卷《黄河三峡》出版

来源:中国摄影出版社 责编:张双双 2018-12-20

黄河三峡.JPG

《黄河三峡》四卷

王建中 著 

中国摄影出版社

近期,一部全长170米的摄影作品集《黄河三峡》由中国摄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正度大八开本的恢弘长卷,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摄影作品集。

该书作者王建中,内蒙古准格尔旗人,他摒弃自己为人熟知的“作家”身份和擅长的文字,选择用影像诠释这片壮阔的河山。以长卷的形式,用凝重的影调和大篇幅的构图,浓墨重彩地渲染了黄河三峡的壮美风光,展现了大峡谷的挺拔、峻秀与雄浑的气象。

所谓  “黄河三峡”

黄河三峡又称准格尔大峡谷,是中原与草原之间最明显的界标。准格尔大峡谷是中国大地貌第三阶梯上的一个显著下沉,黄土高原、蒙古高原、阴山、太行山脉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黄河流经准格尔197 公里,东岸分属内蒙古清水河县,山西省偏关、河曲两县,陕西省府谷县。西岸则是内蒙古准格尔属地。犹如一条横卧蒙、晋、陕的巨龙。张合的龙口挟住南北两翼——上颌向南延伸至山西河曲的罗圈堡,下颌向北经内蒙古大口延伸至陕西的墙头,蒙、晋、陕分野。

站在准格尔大口( 即黄河大拐弯的拐点,鸡鸣三省之地) 瞭望晋、陕大地,伸出双臂作环抱状,山河入怀,天地为抱。沿黄河两岸的山脊蜿蜒起伏,内外两列明代长城,呈一线延伸。一城锁河,三地禁锢,成为黄河三峡的地理与人文标志物。

黄河三峡岸断千尺,峻崖悬空,最窄处河距仅50 米,为黄河最狭窄处。高峡长谷,龙口衔蒙、晋、陕,一河两岸,鸡鸣三省;龙脊则横贯草地、沙漠,长城内外,天堑平湖;龙垂亦达上中游分界处,大河上下,忽而峰直壁立,忽而疏坡朗岸,开合万千。

龙行天下,出入山河,龙口、龙脊、龙垂大峡谷群,著称黄河三峡,犹如山水画廊,百里竞秀。

黄河三峡在地理上是一次重要的发现与命名,天地造化,山水演绎,造就了一段带砺河山的自然传奇。

黄河三峡是一处兼得天工造化、人文雕琢、历史垂青的三重恩宠之地。大河是象征、是隐喻、是意象,是展示、是流动的生长的背景;而长城则是一卷古籍、一幅历史画卷、一道沧桑的年轮、一轮幽远的明月,一阕无韵的离骚。

在该书序言中,王建中谈及了拍摄黄河三峡的初衷:

“没有文化的山水不免流于苍白,没有历史的风景又失之于单调。我愿意自己是个发现者。或许还源于某种情结,发现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也应该是一种相知,一种开拓,是一个人与一方水土达成的默契,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持,或许也还是一种创造。

天大横云,地阔列山,峡深开河。大雪纷飞中,黄河三峡仿佛一幅沧桑的颇富命运感的大画卷,充满了历史意韵、人生况味。大气象生发出大寓意,带给我强烈的震撼。这是二十四年前的一个风雪黄昏,我从冰封的黄河河道攀上豹子塔后看到的景象。那一刻,惊呆了,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许多年后,这个极富象征和文化感的景致如刀刻一般,魂牵梦萦。那一夜,我宿在老乡的火炕上,地下炉火通红,铜壶里沸腾的水翻卷着嫩玉米笋尖一样的水泡,一壁灯影,窗外落雪纷纷,犹如历史和人生的某个重要瞬间,让人生出许多感慨。下半夜雪停了,青色的夜空下,雪后静穆而幻象丛生的村庄蓝幽幽的,仿佛玻璃罩里置放的一个神话场景……站在老乡家的屋檐下,看邈远的天际下忽明忽暗的灯火,忽然发现,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知之甚少。

与这个风景的邂逅,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人生面貌。以后几乎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描摹那天的震撼感,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理解和热爱。曾经试图用文字去捕捉她、描摹她、张扬她,不管怎么去努力,总是词不逮意,忧伤而执拗地徒劳了好多年,终究还是徒劳。于是开始试着用相机表达自己的发现。

怀着一个梦想,把这片经过情感过滤与沉淀的风景呈现给大家,心之所系,愿之所往。也还是在同一篇文章里,我曾经说过,‘总有一天,世界将把目光聚焦在黄河三峡,并为之一震。’我相信,每一种美好的事物,在哪里生长,就一定会在哪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