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聚焦

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受到各界关注引起热烈反响

来源:中国摄影报 作者:方妍 朴新成 张晓寅 责编:张双双 2018-09-06

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受到各界关注引起热烈反响

一个影展的深度、厚度与温度

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是一个从策划起就注定要引发关注的展览:这是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几代中国摄影工作者为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一份真诚质朴的献礼;展览地点设在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216幅展示中国“素颜”的影像,直观可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时代脉动和民生变迁,影像里映照的是每个人曾经历过的生活记忆,策划中显现的是宏观着眼、细处落笔的展览方式,让每一位观展者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禀赋和不懈追求,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闪现的流光异彩。

微信图片_20180906134837.jpg

 8月30日-9月12日,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收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物证的最高机构,平均日参观人数为2.6万人。李一森 摄

展览刚刚开幕数天,便在摄影界和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三沙电视台、中新社、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人民政协报、《人民画报》、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北京青年周刊》、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人民网、新京报新媒体、中国网、中国文艺网、今日头条、蜂鸟、新浪、腾讯、网易、搜狐、艺术中国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许多看起来平常却对改革开放40周年伟大成就有着不凡实证意义的照片,更被不少媒体广泛流传;720°VR全景影像网上展馆同步上线,当前线上参观已达19.4万人次;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移动网及文艺网同步开启了影展现场直播,点击观看人数达数十万人;今日头条上的“影像见证40年”话题,截至9月3日下午已有超过6000万阅读量,新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百万。有网友评论称:“用影像记录历史,让画面告诉未来,摄影与人民同行,才是它最终要义!”

深度,历史长河捞珍珠

“我们力图做这样一个展览:一个关乎中国巨大变革的展览;一个关乎中国人命运的展览;一个用影像映射宏大叙事的展览;一个聚焦常人生活的展览;一个让观者慨叹一切来之不易的展览;一个表达在党的领导下,百姓追求美好生活梦想的展览;我们试图让图片开口说话……观者可以在里面看到先辈或自己,并被引领到历史深处;我们希望这个展览,是一部厚重的书,一出多幕剧,一部真正的影像志。”展览后记中这样写道。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回眸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可能凝固在领导人挥手的瞬间,也可能凝固在深圳股票交易所开业当日股民的脸上,还可能凝固在普通百姓一家人的年夜饭桌上……40年间发生的动人故事不可尽数。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命题切入,如何在照应宏大主题的同时又突出摄影特点,做出与各地陆续集中上演的大量同题展览不同的效果,是主办方策划和策展团队着重思考谋划的。

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每一位中国摄影师都是参与者、书写者与传播者。他们直面社会,体味人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丰满的人生渗透到每天的拍摄中,一以贯之地守望大地,展现美好。40年间,有太多的摄影师拍下了太多深入人心的经典瞬间,无论是那些讲述国家、社会、百姓生活变化的故事,或是以平常的视角,温情脉脉地展示正能量、传达真善美的画面,都像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让每一个具体而微的画面辉映出了大意义。

在确立了以小见大并体现摄影特点和魅力的切入方式后,策展团队就像从历史长河和影像图录挖取珍珠一般,从浩如烟海的照片中寻找契合主题的照片:着重选择了写满历史痕迹的、诗性的、有情感力量的照片,展示百姓独特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中国传统、中国文化延续与传承,中国人独有的精神状态,会在时间和历史中说话的照片。于是,展览中从黑白到彩色影像,从服饰、建筑、教育环境到交通工具、人情风貌,铺展开来一幅现代中国的影像篇章。

在展览现场,很多参展摄影家很快便被观众辨认了出来,解海龙就是其中之一。1991年,他拍摄的希望工程纪实系列照片之一的《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时至今日,依然为人津津乐道。展览现场,在不少观众的簇拥下,解海龙不仅再次讲述了拍摄背后的故事,还做起了讲解员,讲解了展览中的经典之作。

参展摄影家茹遂初回忆起本次入展的1982年拍摄的北京一期地铁工程苹果园站的作品时颇有感慨,他说:“当时地铁在人们的出行中不是主要的,如今地铁已经四通八达,成为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这次大展展出的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能够形象地看到时代的面貌,我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深深感到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记录这些变化也是摄影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北京三里屯小学的学生潘雪纯在听完茹遂初老爷爷讲完照片背后的故事后受益颇多,她说:“我之前也在国博看过摄影展,但是那些照片只是人们随手拍下来的美好的东西,而这次的展览展出的作品记录了社会的变化,让我们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

参展摄影家王文澜的镜头里,记录下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尚女郎。照片中,五个年轻人烫着波浪卷,戴着太阳镜,穿着那时流行的高领毛衣,笑得像花儿一样。王文澜回忆当时拍这张照片的心情,他觉得能够激起人们对生活巨变的充分自信。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的上官静雨认为,照片有30%是留给时间的。这个时间概念不只是拍照记录的那个瞬间,而且是照片完成后的沉淀。“很多照片经过时间洗礼之后才更有光芒,我觉得这个展览对我这个本科是摄影专业、研究生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真的解答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摄影师所拍摄的当下,其实就是历史。在展览中,40年的影像发展脉络也很清晰,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摄影师在历史中的地位,苏珊·桑塔格也说摄影本身无法改变历史,但借助时代的力量它确实可以推动历史发展,解海龙老师的照片就是一个典型,这一点在展览中也有体现。”

_K9A9974 陈黎明.JPG

  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吸引了大量观众观展。  陈黎明 摄 

厚度,于无声处凝匠心

观看产生力量。也有说法说,展览最后的30%是留给观众去完成的。对于观展者来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是立体的,是可以久久回味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主办方策划和策展团队不单从理解主题、结构影像入手,也将影像阐述,以及如何让展览与观者形成有效的、良性的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视作关键环节。

正如跨学科杂志《批评探索》的主编W.J.T.米歇尔所言,“我们已经进入了图像转向的后现代化时代,它不是回归到天真的模仿、拷贝或再现的对应理论,也不是更新的图像‘在场’的形而上学,它反倒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重新发现,将其看作是视觉、机器、制度、话语、身体和比喻之间的复杂的互动”。每一张照片都应该有足够的价值,用图片重新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文字和图片应相得益彰。图片是高山,文字是连接高山的经脉,“读图释义”之下会愈加突显记录的意义和影像的力量。

参展摄影家乔天富在谈到对此次大展的印象时就提到,展出作品的图片说明都很详细,让观展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照片表现的内容,这是以前很多展览都没有做到的一点,这背后是展览的策划者付出的辛劳。

上官静雨说:“文字说明让我耳目一新,感觉到了编辑的用心,有别于经常看到的很正式的说明性质的展览文字说明,更像是娓娓道来,在讲每张照片的故事,有人情味儿,是那种平淡里有力量的感觉。我记得一张拍摄大规模伐木的照片,文字说明最后四个字‘青山为证’,言语很简单,但是情怀完全展露出来了,真的是想起来还会起鸡皮疙瘩。”

除了交代照片拍摄的故事、大背景,有人情味儿的图片说明还与影像相得益彰,让故事讲述得更为温暖动人。如摄影家冯建新拍摄的1987年河北省隆化县一个小女孩通过公共汽车的破窗跟军人父亲告别的瞬间,除了交代照片拍摄的要素外,文字说明还温情脉脉地记录下了这样的情景:“解放军某部军营外,有个公共汽车的‘招呼站’——不是正式车站,有人招手,车就停——来探亲的军属都在这里搭车。车停住后,小女孩抢先跑了上去,发现破窗能看到外面,便趴在窗口,冲着来送行的军人爸爸不舍地喊:‘爸爸!爸爸!’希望她明白,聚少离多的爸爸,也是好爸爸。”

于是,我们在展览现场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由于大部分作品配有一二百字的说明,观众们驻足慢观——先是欣赏影像,尔后驻足品读作品文字,最后重新审视作品并拍照留念。展览现场,还有很多年轻的父母怀抱着幼小的孩子一同观展,父母们指着悬挂在墙的作品,认真地给孩子读着画面内外的故事,分享着岁月鸿沟里的时代变迁。这些被时光打磨得愈发珍贵动人的影像,由于文字加持了历史的细节,更成为了时代的足迹,而非光阴的拓片。

为在有限的时空尽可能丰富地展现40年的社会风貌和影像风华,展览还借助视频直播、720°VR全景影像网上展馆等方式,全景立体呈现展览深厚内涵,更是能让全国各地未能亲临展厅的公众一睹展览。其中,央视新闻在三个平台做起了现场直播,内容丰厚,细节清晰,除了沿着展线一路拍摄展览作品外,还邀请展览的策展团队和在场的摄影师现身说法,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和感言,将近两个小时的播放时长,不仅梳理了展览的脉络,更像一部纪录片,构成了对40年间变迁的朴素描述。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新浪微博、头条号也进行现场图文直播,反响热烈。此外,湖南省摄影家协会VR影像专业委员会的团队,更是借助最新科技,把展览完全搬到了线上,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全终端平台720度全方位观赏展览,在超现实的艺术世界中拥有独特的感受,不触摸按键即可让作品及图片说明近在眼前,真实而震撼。

AK2I9929 王玺.JPG

在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现场,来自三里屯小学摄影小组的学生拍下了自己喜爱的作品。 王玺 摄

温度,走进你我心坎里

展览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影像是时间的化石。好的影像,会在历史深处发出自己的声音,它们不仅是时代最生动的记录,而且传导着史书上感受不到的温度和情感。也正因此,我们更能体会到这个时代的伟大。

温度与情感,正是采访过程中所有观展者的一致感受。对影像的理解、对摄影资源的整合、对展示方式的考量,展览呈现的是公共文化记忆、公共人生经验,这些都力趋深入更多人的内心,带来情感和价值的认同感。有人生阅历的人,是一种经验唤起;而年轻一代,当做传奇来看,是一种经验比对。

满头银发的李秉刚和孟爱华夫妇在展场的射灯下走过时,吸引很多摄影师争相按下快门。他们是第一次在国博观看摄影展,觉得从影像中能够看到过去和现在发展的对比,自己也从照片中再次重温了40年来的发展历程,让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也能了解当时的状况。

第二次来中国的西德·萨兰(Sidd Saran)是一位美国摄影爱好者,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家博物馆观看摄影展,展览非常震撼,这些照片让我们这些外国人有机会了解到中国社会40年所发生的变化。我对照片中的面孔和表情最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以著名建筑为背景的人像照片。”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们自发组织参展,他们或集聚在一幅照片前探讨影像技巧、感叹经典作品的魅力,或者分散观展,各自欣赏品味。戴亚莉就是其中一员,在每幅作品前,她都会驻足停留,喜欢纪实摄影的她,不时拿起相机拍下展览中的经典作品。她说,“能在这样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看到这么多摄影老前辈的优秀作品,我感觉非常荣幸。看这些作品中的场景,我们会联想过去的那些年代。通过这些好作品,我们能看到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巨变。”

对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青年教师贾婷来说,展览有着特别的意义。展览中有一幅其父亲、摄影家贾明祖的作品,她本人曾是专职摄影师,后教书育人,此次带着她的学生前来观展,更有着薪火相传的意义。她说,展览以普通大众的视角,展现了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摄影师都是立足所在地域、立足民族文化,展现出自己独到的摄影语言。展览是用经典的摄影作品串起了一颗颗记忆宝库里的珍珠,让人回味无穷。同学们也通过她的讲解,对作品又加深了一层理解。在场的很多摄影师也鼓励他们用自己语言来表达对这个时代的记录。

“现场人山人海,但有意思的是,从七八岁的垂髫小儿,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人手一台相机,与那波澜壮阔的40年相对而立,似在说‘你好,再见’。有人在摄影作品前静静驻立,有人拿起手机与作品合影,而此时,又有人在拍他们。他们留下了历史,又成为了别人镜头里的历史。”《北京青年》周刊在此次展览的报道中如是说。这个展览应该对所有观者和摄影人有所启发:摄影的纪实性魅力,就体现在哪怕是前一秒定格的场面都不会重复。

摄影不是少数人的摄影,它可以和所有人的内心有关。展览向我们呈现时代与生活的一个个细微片段,这些片段中有你,有我,有我们度过的真实岁月,有用百姓的视角还原的质朴生活。就是这样一道平静舒缓的河流,就这样折射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就这样掀起每一个人内心的风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