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由终南山驻地计划缘起的一场实验影像展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斫子 Su Yuezhuo 2018-06-27

《南山回响》海报.jpg2018年6月23日下午2点,“南山回响”影像展于在建于西安乐游原遗址上的西安原·影像馆顺利开幕。

本次项目的特邀嘉宾超清禅师(东村孔布)、项目主持人彭祥杰、项目策划人武强、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像国际网资深编辑苏月斫、著名摄影师李志国、诗人徐淳刚、文学评论家黑盾、青年摄影师陈华和阿特兄弟(北京)等出席了开幕式,37摄氏度的酷暑之中也迎来了从杭州、内蒙古、海南等各地远道而来的宾客,在300米的展线中不断驻足观看。

《南山回响》现场图片-6.jpg《南山回响》现场图片

本次展览的作品均是由七位摄影师在终南山艺术驻留项目·冬之中创作而成,她们分别是:周仰、吴梦媛、宋沭阳、杜艳芳、蔡乙荣、甘莹莹和曹梦雯。在内容上,本次展出作品的创作以终南山为主题,而创作理念上突破了对于终南山的传统文化层面认知,七位摄影师从自身出发,对“山”这一概念进行新的解构、重建。在周仰的作品中,“山”代表了一段虚构历史的原址;吴梦媛创作时,被子代替了“山”的形状,用体温来取代冰冷的“他者”式观看;杜艳芳的装置中,被神化的“山”与现实世界存在着差异,曹梦雯在“山”中用摄影感知了主观与客观的模糊边界,而甘莹莹在“山”之中与灵魂与身体互通;给“山”进行二次创作成为了蔡乙荣疗愈内心的修行,而在宋沭阳作品中,行走于“山”中是人生刺破梦想的苦难的象征。

《南山回响》现场图片-2.jpg《南山回响》现场图片

《南山回响》现场图片-8.jpg《南山回响》现场图片

为期十天的短暂驻留中,七位摄影师不断突破桎梏,探索摄影与当代艺术的边界。在这一次展览中,艺术家之一,同时作为首次策展的策展人甘莹莹对展呈方式进行了大胆尝试,除了传统的经典影像呈现方式外,更有由纸面延伸到屏幕、灯箱、菲林片装置、亚克力装置、光栅印刷装置、镜面打印等新媒介的展示,作品悬挂方式也由墙面延伸到地面,同时兼顾观者的感受,安排了节奏妥当的展览顺序——展览设置了明区和暗区,在明区中集中展示需要镜面反射的亚克力装置,在暗区安排了视频、灯箱和菲林片装置,中间阶段通过小规模照明的假灯箱进行过度。在展览一进门的地方,大屏幕播放了本次艺术驻留的纪录片,便于大家了解这次驻留的幕后情况。

“看到作品预告时,并没有想象到会是这样的呈现方式。现场的体验比手机屏幕上看到的强烈太多!”著名摄影师李志国在分享会中说。

这样形式展出的作品无疑对见惯了传统摄影展示的观众产生了视觉刺激,在观展时形成了热烈的讨论。刺激过后,观众也很快恢复理性,在随后的分享会中大家的注意力还是回到了作品的本身。主要围绕对艺术驻留项目的意义和女性艺术家视角等问题的讨论上。

徐淳刚认为这次的终南山艺术驻留·冬是在中国摄影上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尝试,摄影的本身不再单单是图像,而且承载了对社会的认知,驻留中上一辈的艺术家与新一代的摄影师互相进行交流与碰撞,有益于当下摄影界新老交替、传统文化需要年轻的艺术思维的注入。

《南山回响》现场图片-9.jpg《南山回响》现场图片

七位摄影师均为女性,且年龄段均集中于二三十岁的区间,宣传中无法避免的会面对到“年轻”、“女性摄影师”这些容易引起争议的标签,而且在本次展览中,宋沭阳、吴梦媛、甘莹莹的作品均涉及身体与行为艺术,摄影师不再只是镜头背后的凝视者,更作为被观看的客体参与到镜头前的行为艺术创作中。策展人甘莹莹认为,她们无意贴上这些标签,也无意反驳客观存在的事实,在后女性主义中,男女之间的差异不再作为褒贬的二元式判断,而是平等的前提。被问及“这些行为艺术是否迎合了’男性的注视’的,是否考虑过更有力的质疑和批判、反抗”时,她认为在创作中,凝视并不被考虑在创作范围内,而环境与行为也可以是去性别化的。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7月24日,一直免费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