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书苑

方肃:《存在的秩序——物以类聚》—— 识别 · 紫禁城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未知 2016-11-10

1.jpg

《存在的秩序——物以类聚》作品集以客观“存在”的物象作为关照的前提,以其呈现的显性和隐性的“秩序”感来置换其对现实的思考。

对于客观对象的精细描摹不是作者的本意,答非所问的提交出了一个与纪实完全不同的画面可能是这种创作方式的最终结语。在这里“王顾左右”的观看是宽幅相机(HASSELBLAD XPAN和FUJI GX617)取景的方式, “而言他”则是对记录对象的答非所问,他暗示着某种与画面无关的情绪,表达着由画面衍生出来的另类命题,这是摄影的观念化显现,又是用具像的形态置换出的抽象表达。

我们希望精确的构图,良好的层次,在小中见大的意境中能让不同的观者在看到秩序存在的同时获得视觉上的愉悦,而去摄影功能化的表达又始终贯穿在每一幅图像之中。摄影的告知功能是强大的。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秩序是社会得以存在前提,当年德国人推行“欧洲新秩序”和日本人推行的“大东亚共荣”导致了二战的爆发,也揭示了强权下秩序带来的灾难。

当有一种摄影形态离观念越来越近的时候摄影的本体语言——“告知”的功能势必会渐行渐远当前摄影的观念化表述已无需担当舆论的代言,一种新的影像语言从既定的表达中蜕变出来,这就是所谓观念的表达,她将手段和载体嫁接在更加开放的平台之上,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多变的手段,更加丰富的题材以及“反传统”的形式和内容刷新着受众对现实的思考。

本画册共分为七个章节:

  • 识别 · 紫禁城

  • 仰望 · 大工厂

  • 直面 · 大军舰

  • 闻颂经 · 观香烛

  • 面壁 · 百户窗

  • 场景 · 雕塑工厂

  • 藏 · 六字言色


《存在的秩序——物以类聚》

识别 · 紫禁城 作品


《存在的秩序——物以类聚》序言之一:

无序中寻找和有序中创造

文 / 丁遵新

在无序中寻找有序,在有限中创造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是《存在的秩序》给我的总体印象。

著名摄影家方肃《存在的秩序》的“非常态”,给我们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解读难题。当下的摄影,有主流摄影对于直面现实的社会生活纪实摄影和历史责任感的推崇,有摄影大众热衷于山水花鸟的唯美追求,还有新画意派的超现实、魔幻摄影在艺术市场经济价值的日渐飙升。《存在的秩序》采用的是纪实的手法,面对客观存在的场景直接进行拍摄,但“见物不见人”,没有宏大性,没有重大题材,没有矛盾冲突,也没有“决定性瞬间”;既非“魔幻”,也不“唯美”;不算阳光亮丽也谈不上晦暗艰涩,凡此等等,只能说属于“另类”。

局部截取是常见的拍摄手法,摄影史上的名家不乏实例。局部一旦离开整体,就可能具有某种抽象意味,关键在于如何截取。心里有眼里才会有,摄影者在拍摄现场者能看见什么,取决于他如何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取决于他的预期和他的知觉探测。方肃的创作原则是:“从存在的场景中去提炼‘秩序’,从秩序中引发对现实的思考”。

秩序是生命存在的需求。大自然的秩序最为明显,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山川河流、鸟兽虫鱼等等,井然有序。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一顺百顺,而对于大自然规律的破坏就难免会有不同的报应。为了生存,人和动物都有一种对规律性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促使他们去探寻各种各样的规律。艺术创作同样如此,这种规律就是秩序。无论自觉不自觉,按动相机快门就是在寻找一种秩序,只不过方肃对于秩序的探寻更加清醒,也更为独特。

“秩序”源于“秩序感”。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里说:“有机体必须观察他周围的环境,而且似乎还必须对照它最初对规律运动和变化所作的预测来确定它所接受到的信息的含义,我把这种内在的预测功能称做秩序感。”贡布里希的论述为我们解读《存在的秩序》提供了一把钥匙。方肃认为,“在艺术家眼里秩序可能更接近排列、顺序、机理、构成乃至节奏、韵律。这些东西无时无刻的存在着,艺术家的能力就是整合这种存在并将其构成化、观念化。”“构成化”和“观念化”,就是对于“信息的含义”的探求。排列、顺序、机理、构成乃至节奏,这是很容易看到的。仅仅在照片里形成有序的光影对比、规整的规纹理结构、明显的几何构成等等,只是“技术活”,而在存在的秩序里寻求观念化的信息含义,则需要发现、创造,需要特殊的秩序感和秩序眼光。

《存在的秩序》里的“秩序”无疑是独特的。局部截取和平面化、精微化的处理是极为明显的艺术手法。

夸张变形是达到一定目的必要工具和手段,平面化、精微化同样如此。摄影家对于场景的截取大都是上不沾天下不接地;大多是中景场面,没有变形的大特写,也没有宏观、鸟瞰的构成;平面化,没有强烈的透视感,倒是给人以空间的压缩感;画面的构成看起来非常平凡无奇,但又让人感到熟悉、亲切;有必然的存在,如建筑的结构形态,更多的是偶然的、没有必然联系的、各种不协调的场景与器物的共在;有形式的对比,更多的是观念的写照;简洁、饱满,但细细品味又觉得意味深长,各种器物、块面、点线所构成的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抵消达到完美的平衡,构成特别的境界。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灰调”,这也是《存在的秩序》的一大特色。无论黑白彩色作品都是中调偏灰。“灰”在摄影行当里属于贬义词,指反差不够、平淡,《存在的秩序》里作品的影像素质可算上乘,精微细致,但影调、色调却都偏灰,显然摄影家对于这种灰色调性的处理是刻意为之,是为了构成一种别有意味的“秩序”。 

这种“意味”,我把它解读为颇具禅道的空灵。摄影家对于“秩序”的建构,主要不是为了“告知”,而是为了表达一种心情、一种感受。照相机镜头的写真性极强,把好看的东西拍得更好看并不难,难的就是面对客观存在的场景,抒发自己的情绪心境、人生感悟。在《存在的秩序》里,不显山不露水,不虚浮不张扬,但平而不淡,静静地释放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心灵的自在、幽静与空寂。“灰调”的运用强化了淡定自在与空灵的氛围。方肃的“存在的秩序”,是“存在”的,也是他苦苦寻觅的“预期”和结果。这在“庙与民宅”这一部分表现尤为明显。

视觉的本质特征在于具有选择性,境由心生,见心明性。

摄影家的水平越高对于拍摄对象的依赖性就越小,就镜头影像的写真性而言,从拍摄对象的表面记录进入心灵、情感的表达,是一种完全不同创作境界。这是一道坎,许多摄影人就是越不过这道坎。方肃给人的印象是身高马大,姓“方”名“肃”,实则生性随和,淡定从容,随方就圆,兼容并蓄,有比较厚实的艺术素养。加之出身于音乐世家,耳濡目染,敏于节奏和旋律,原本又是专攻绘画,对于画面构成规律熟谙于心,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这些也许正是造就《存在的秩序》的“另类”,也就是它的独创性的缘由。

“告知”一类作品在于清楚明白地传递信息,而“表现”则在于象征和隐喻,在于心领神会,见仁见智,各自会有不同的感悟。我只是借助大师贡布里希关于“秩序感”的论述对《存在的秩序》写下一些读后感,相信各位方家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评价和解读。这也许正是《存在的秩序》存在的价值所在。

故乐为之序。


二零一四年春日于楚河之滨鼎舍


阅读相关:

丁遵新

著名摄影理论家、摄影评论家


方肃

湖北美术学院  教授  研究生导师